法律知识

月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23 18:58
人浏览

  劳动者每月工资的组成部分为: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月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月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1、计时工资。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5、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二、月工资的计算方法

  当月应得工资=当月日工资×应发薪天数(含有薪假期)

  1、当月日工资=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包括各种补贴,但不含奖金、加班费)÷当月应出勤天数(含有薪假期)。

  2、应发薪天数是指当月实际天数(如31日、30日等)扣除周休息日(如双休日)和缺勤日(请事假或者旷工)的天数。

  3、有薪假期:包括法定休假日(国庆、元旦、春节、五一等全年共10天,以及婚假、丧假等有薪假期)。

  另外,工资的计算也可以用扣除法来计算,其结果应该与上面的计算结果一样。

  当月应得工资=合同约定月工资总数-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数。

  1、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当月日工资×(请事假天数+旷工天数)

  2、当月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同上。

  三、应得工资的含义

  在解决何谓“应得工资”之前,我们先来普及“工资”的法律定义。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具体而言,工资由以下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其中包括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奖金(如年终奖、季度奖);津贴(如岗位津贴)和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然后,再来看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根据上述所有工资组成部分

  计算应支付给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的工资即为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但由于存在以下工资扣减的情形导致员工实际到手工资(以下称“实发工资”)一般会少于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可依法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下列费用:

  (一) 员工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

  (二) 员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

  (三) 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员工负担的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

  (四)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减下列费用:

  (一) 员工赔偿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费用

  (二) 用人单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的违纪经济处罚;

  (三) 经员工本人同意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每月扣减前款第(一)、(二)项费用后的员工工资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需要强调的是为平衡员工与用人单位双方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也为“月平均工资”设定了最低和最高的限额。关于月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法律快车的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有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