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者怎么样确定为工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1 18:54
人浏览

  发生工伤事故之后,劳动者和单位往往容易因为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此类劳动争议案可以由劳动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工伤赔偿,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者在这方面的知识要提前了解好,那么劳动者怎么样确定为工伤?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者怎么样确定为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属于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工伤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首先要针对事故,认真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2、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这是依法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具体体现。

  3、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必须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使广大职工从中受到教育.吸取教训,进而提高认识,在工作中防止事故的发生,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4、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但要制定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预防措施,还要针对事故发生所暴露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彻底整改,真正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工伤如何赔偿工资标准

  1、工伤不是很严重,只有几天

  如果工伤是这种情况,工伤医疗费用需要医院开证明,然后拿到企业的相关部门报销,同意后100%的报销。同时,这期间的伙食费是以该企业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补偿。当然这期间的请假不能计入旷工。

  2、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

  这种情况,相关的法律规定的很明确,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发放,严格上讲,应该是在工伤前12月的平均工资。

  3、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劳动者怎么样确定为工伤等相关法律知识。由此可见,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因为工作受到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发生工伤事故的,企业要查明事故原因,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并按规定对工伤职工进行赔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