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足协将推行自由转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1 17:31
人浏览

  国内球员注册及转会办法将全面落实与国际接轨!中国足协注册办近日已将全面修改的相关规定草案汇总成文,并计划于本周内召集各职业俱乐部老总来京就此进行最后交流。一位足协人士昨天表示,“新转会制度何时生效等细节问题还待商量,但这次规定修改‘转会问题严格依照工作合同’的原则已被确定,这将是转会制度的一次颠覆性改动。”

  年初周海滨、冯潇霆等国内球员相继出走,戴琳之后借短期赴波黑为踏板“出口转内销”转投申花,一系列“中国式转会”个例在刺痛球员原属俱乐部感情及利益神经同时,也让中国足协注册办颇为尴尬,原因在于现行的国内转会制度与国际足联有关规定相悖,从而导致上述球员利用“规则漏洞”不辞而别。

  从今年2月到6月天津会议召开,中国足协多次召集中超俱乐部老总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完善转会制度,既最大程度避免俱乐部利益受损,同时也避免球员合理的转会权益被侵夺。注册办还特意提出一系列规则方案,并以问卷形式请各俱乐部给出修改意见。

  随着全运会落幕,中超、中甲联赛圆满结束,关于转会制度修改的工作被重新提到日程上来。记者昨天在足协了解到,国内球员注册、转会规定改后方案已经出台。具体内容还需与各俱乐部商议确定,并报请足协有关领导批复。可以肯定的是,“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行自由转会”是大势所趋。一位足协官员透露,“现在国家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际足联有严格的转会规定,博斯曼法案的精髓并非以球员单方利益为保护对象,而是尊重作为劳动者的球员工作合同。球员合同期到了,俱乐部凭什么强留呢?”这位官员还明确表示,之前部分俱乐部提出的“国内转会按国内规定办、国际转会按国际规定办”的双轨转会制度肯定不会被采纳。只是足协和俱乐部在具体落实“国际接轨上”需要一个过程,其周期长短需商议。

  据了解,之前国内转会规定的30个月球员“赎自由身”有望大幅缩短,甚至被彻底取消。不过考虑到俱乐部的投资热情以及为培养年轻球员所付出的财力、物力、精力,新的转会办法还会对年轻球员转会的赔偿规定进行细化,原则同样是与国际足联有关规定接轨。注册办原计划于昨天将规则修改的意见草案传给各俱乐部推敲,但由于包括泰达在内部分俱乐部要求各方聚在一起商量,因此足协可能本周内在京召集一次专项会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