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葫芦架下何日不睡农民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1 18:34
人浏览

  10月初,河南农民工老戴来到了位于北京郊区的某工程队,由于帐篷已经住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老戴和几名工友就临时睡在了葫芦架下的地铺上。本报记者 罗娟 摄

  “我就希望到年底的时候工资一分钱都不少!”这是在北京务工的河南信阳农民工老戴,对自己权益最大的期待。

  10月底,天渐凉。老戴和他的同伴们就睡在葫芦架下的“泥土地铺”上。针对记者一系列有关维权的提问,老戴有点不客气地说,“你的问题很幼稚。我也想各方面条件都好一点,但哪是那么容易就做到的。”

  有媒体形容,农民工权益问题就像一个汪洋大海,要想“靠岸”的农民工,都得找到自己的“浮木”。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权益受侵害问题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保证。然而,维权框架下依然存在很多空白地带,农民工要维权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裸奔”的不仅是权益

  男人楼顶裸体洗澡,女人草丛洗澡,让他们无奈的还有如厕难……不久前《重庆晚报》报道的这一消息,让一些网络评论惊呼:农民工的权益在“裸奔”。

  然而,这种“裸奔”现象并不是孤例。

  在北京的一个工地附近,秋叶凋零的葫芦架是老戴的屋顶,而他的床,则仅是在泥土上铺了一个褥子。今年41岁的老戴在建筑工程队中干些力气活儿。老戴拿的是“包天”工资,每天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早六点到晚六点,忙的时候中午只有半个小时吃饭,北京许多工地现场的路边都曾是老戴的“餐厅”。

  对记者提到的“加班工资”、“住宿环境”、“劳动合同”这些问题,老戴不置可否。老戴说,“老板是邻村的,我们年底拿不到钱就到他家去找。”

  20多年来,老戴这样的农民工们为城市建设、国家发展贡献了他们巨大的力量。但一直以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讨薪无门,违规收取不合理费用,随意延长工作时间,职业病、工伤被忽视和延误,用工单位参保率低等权益保障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民工。以至于对这样的问题,老戴他们现在都有点麻木了。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也一再强调维护农民工利益,劳动法规不断完善,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措施帮助农民工更快融入城市,特别是前几年和最近出现的“民工荒”,使得农民工成为“稀缺资源”,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还是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page]

  农民工并不是天生喜欢“楼顶裸浴”,也不是天生缺乏“文明”,更不是天生喜欢睡在葫芦架下的“泥土地铺”上。试问,在“高强度劳动、没自来水、没厕所”之后,除了“楼顶裸浴”睡“泥土地铺”又能如何?专家指出,“楼顶裸浴”、“泥土地铺”的背后,不仅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而且损害了其就业的尊严和人格的尊严。

  没有合同难享政策阳光

  工资和合同,被认为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关键和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丁守海博士认为,可以说,在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最低工资规定》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不断完善的法律“福音”对老戴们来说,仍然是吃不到嘴里的“画饼”。

  湖南社科院副研究员邓秀华去年年底在广东、湖南对2000多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工资太低”在湖南和广东分别以45.2%和63.3%的比例位居最大困难的首位。

  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准正规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商品批发零售业,有接近50%的农民工正常工作时间的报酬低于当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约80%的农民工加班工资不能达到法定的加班报酬标准。而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收入则处于极度波动的不稳定状态。“当前一些工厂低工资的发展模式,靠的就是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剥夺。”丁守海说。

  虽然《劳动法》实施多年,《劳动合同法》也早已颁布,但是大量的农民工仍然游离在劳动合同保护的范围之外。据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统计,在其援助的1049案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只有45件,仅占4.3%.在记者采访中,浙江一位小工厂的老板甚至吐露,其工厂90%的人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现有的合同是用来应对上面检查的,至于上面的名字是谁签的,只有天知道。”

  当前,许多省市都在工资支付上为农民工出台不少政策和措施,以北京为例,在建筑领域就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然而,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保护,在举证困难的情况下,政策的阳光仍然难以让农民工完全“暖身”。

  “工资和工作环境的改善,还只是外在的显化利益”,丁守海认为,农民工最大的利益是就业,“如果就业能力得不到提升,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将处于极度的不稳定。”[page]

  然而,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培训,却未能成为农民工提高技术含金量的“推手”。有专家指出,目前许多地方的培训与产业发展几乎是两个体系,相互脱节,培训主要集中在投资少、周期短、技能层级较低的项目上,对投资较大、周期较长、技能层次较高的培训项目,投入严重不足。此外,少数培训机构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现象时有发生,培训造假问题也很突出。

  突破困局期待多方努力

  国家和公众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上的努力有目共睹。为什么政府重视、媒体呼吁、农民工期待,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仍然是个无法突破的困局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撰文表示,要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必须改变城市本位主义,从公民平等的角度审视与农民工有关的各项制度。

  丁守海说:“如果当前工业结构的模式没改变,杜绝农民工权益‘裸奔’问题是不可能的。”

  丁守海认为,保护农民工权益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当前,要注意的是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保护,“要从过去简单的保护显化的工资利益转化为对就业能力的保护。”丁守海表示,应该在法律法规中增强对农民工培训的规定,“促进其人力资本增值的机会,就能够增强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的话语权,否则,维权将很难。”

  而有些农民工问题专家则认为,由于缺乏民间的力量,中央关怀农民工的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各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团以各种手段消解和阻挠中央政策的实施,是当前农民工权益困境无法破解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建议,应将政府资源与民间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

  11月1日,北京下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大雪,让老戴有了休息时间。老戴给他在京城里的“熟人”记者打来电话,提了一个好长时间才难为情说出口的要求,带他去天安门拍张照片。

  2日,记者和老戴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咔嚓”、“咔嚓”,照片上的老戴,衣服和头发上都是泥土,手里拿着工作手套,但是,老戴咧开嘴笑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