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务实中前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4 01:29
人浏览

  日前,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闭幕。此次对话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深入坦诚交换了意见,达成26项具体成果;经济对话达成5方面重要内容,内容涉及能源、环境、海关、卫生、执法等广泛领域。

  对话成果超出预期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务实而理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中美作为全球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双方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经济继续向好,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中国将实施促进消费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进行结构改革来保障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不断扩大的拉动作用。美国财政政策的重点将从保持总体需求和支持就业,转向减少中期联邦财政赤字和保证长期财政的可持续性。双方将共同努力调整国内需求和相关价格的政策,以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增长。美方承诺,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应当说,美国的这一承诺是本次对话一个比较大的收获。此次对话的表态,说明美国愿意促进此事,表达了一个愿意和中国合作、提前取消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意愿。当然,承诺中的“尽快”一词是耐人寻味的,美国没有承诺什么时候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什么时候承认还要取决于未来的谈判。

  贸易合作更上层楼

  中美贸易是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的核心环节,两国贸易失衡有政策因素,也是经济结构失衡的结果。两国经济如果能平稳转型,无疑对平衡两国贸易有根本性作用。中国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所产生的潜在市场,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忽略的。

  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表达了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的关注,希望了解美方关于逐步消除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等措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美国此次表示将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也是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的务实选择。此外,中美双方还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能源、贸易、融资、核能利用等多个方面。市场人士认为,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新材料领域,美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优势互补非常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美放宽对华出口限制对双方来说可实现互利双赢,中美贸易合作有望迈出积极一步。

  经济复苏信心提振

  当前世界经济又到了一个敏感时期。全球经济刚刚恢复起来的信心受到欧债危机的打击。很多人担心,世界经济会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但在这次对话中,中美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都表现得极为谨慎,一致认为经济刺激计划退出战略时机选择一定要慎重,实施步骤要扎实稳健。此外,中方明确表示,作为IMF成员国并且持有IMF债券,会对欧债危机承担相应责任,支持欧元区危机解决,这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全球经济 “二次探底”的风险。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中美对话结束时发表的声明中特别强调了在欧债危机背景下,中美双方合作支持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他表示: “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我们正在合作加强全球经济复苏。”

  汇率问题搁置争议

  今年3月,美国咄咄逼人地施压人民币汇率,时隔两个月,中美重新回到对话桌前,汇率问题无疑是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汇率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关于汇率的表态也是老生常谈。

  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与中方在汇率政策和其他议题上的讨论是令人鼓舞且充满希望的。他不愿猜测中国可能何时让人民币升值,重申 “这是中国的选择”。

  在这次会谈中,美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说明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已经在调低预期。而且,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波动,欧元等欧系货币大跌,美元指数节节攀高。人民币由于挂钩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也已经较大幅度地上升。在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货币维持币值稳定,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