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民网网友:大学生村官出路在哪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4 09:04
人浏览

  【wzx2010】我是河南省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现在已任职三年多了,每月工资1000元,组织上说是三年满期后有一个说法,可是计划不是这样的,虽然去年招考了一批公务员,可是指标太少了,在这次招考中我失去了机会没能进入体检,从而与我向往以久的工作编制伤透了心,让我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

  【hxc2010 】两年前,我放下了待遇极好的工作,满怀憧憬与激情的参加了这个叫做“大学生村干部”的组织。我所在的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当我准备着手开展那想象中的美好事业时,残酷的现实撞了一下我的腰。在以后两年的工作中,我更是发现我们是多么的手无缚鸡之力、多么的无助!下面是我在两年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遇到或思考的问题: 1、我们的位置在哪里?我们究竟归哪个部门管理?政府在对待我们的政策上能做到诚实有信吗?关于位置的问题:在村干部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附属,在行政上没有级别,手中没有金钱与权力,没人会太重视的。可能有人会说:“你就脚踏实地的干,得到大家的认可了,不就有地位了吗?”,我不想说太多,您干一个试试。乡干部就拿我们当成跑腿的、跟班的、打字的。平时我们像乡干部一样点名,迟到了罚一样的钱,而且干了乡政府大部分的工作。可到了节日发福利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关于政策的问题:在到任之前,政府有文件说贫困村每年有5000元的补助,可至今我每月只能拿到不到1000元的工资。去年每月100元的贫困村补助也降到了50元。这就是长效机制吗? 2、马上就要进入第三年的任期了,我考虑更多的是出路问题。同样这也是大多数人考虑的问题。像我在来干村官之前就拿到了每月3000元的工资,干村官之后,经济落差不说,许多时候连个周末也没有。如果三年任满,我们又要重新面临择业,我会很心寒,很多队伍中的人也会和我一样。因为,我们在哪里工作都是在为国家做着贡献。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选择了村官,我们在这里洒下的不仅仅是汗水,更多的是时间、激情。我们不怕重返社会,因为我们从未脱离社会。只是在我离开始,我会轻轻的问一句:“我的青春属于谁?” 3、国家招收如此数目之庞大的大学生村干部的目的何在?开始我以为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可后来我发现我们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这和当年的“知青下乡”还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后来,我发现我们的很多工作无人关注或被浮在水面。后来我想可能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那三年后我们重新面对就业时,不同样的会增加就业压力吗?难道就不会对当年的应届生就业率造成冲击吗?从更深层次思考,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太浪费了。其实经过三年的锻炼,我们对农村的认识在逐渐的加深,有些问题的思考也在趋于成熟,正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离去,那可不仅仅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留下了什么?在此,真的希望有关的部门和领导深思熟虑,对于大学生村干部的任用、教育和将来的去向都能够拿出合理、切实可行并具有战略思想的管理机制。谢谢!

  【致者千里】不给大学生村官编制,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得不到公正对待,整天充当基层政府的打杂工,感觉到无归属,这样不能使他们安心有效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样就导致了基层政府对其不重视,导致有的村官兼职的兼职,领工资不上班,有的整日忙于公务员考试,有的甚至边上研边当村官,这极大的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jixiang 】2008年党中央批示,中组部牵头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农村政权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好政策!但在新农村建设、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同时,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好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工作中是发挥重要作用,应制定明确的保障制度。在农村,许多大学生经过3年的基层、农村锻炼,能力及其方面已经得到了充足的锻炼,干好农村工作、乡镇工作绝对不差于乡镇级公务员!为什么不制定编制制度,使村官们都有信心,更好的发挥作用呢?只要中央文件落实好编制制度,在3年的考核期结束后,优秀、合格的都能够给予编制,转变公务员身份!那么我相信大学生村官们肯定会积极工作,努力进取、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的!希望党中央、国务院能够给予出台相应的保障编制、转变身份的政策!希望党和政府多多关注我们的未来。

  【myanddream】做为当中的一员,有时候真的是感到悲哀!被抽调在乡政府是我们村官群里普遍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去争那点“体面”,当初选择考村官,目的只有一个,实现自己第一个抱负——为自己的家乡做点实实际际的事情,磨去自己那些幼稚的气息。被借调在乡政府工作这几个月来(我在村上就呆了一个月),我们的身份的确时刻在勤杂工、打字员、办事员之间转换,但是其他公务员、借调在乡政府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很忙,他们缺了好多好多人,正儿八经的公务员除了领导就只是剩下3个,不仅是我们村官原先“村官”的身份越来越远,很多事业单位的也存在同样问题。他们缺人,缺不招人?!很奇怪的定律!我不想再抱怨以上的帖子所说的问题,因为那也是我们这里的村官问题中的事实。只希望领导们能够真真正正地把大学生村官的政策落到实处去,别再伤这些刚出校门,饱含满腔热情的心,他们不是不会,即使不会,他们愿意学,他们不想拿村官当成公务员的跳板(实际上也跳不高),他们只希望能用自己所能,为那片土地挖上一锄。

  【草 】我是长治的村官,07年下半年开始工作,到今天为止已经2年半。平时星期一到星期五在乡政府上班,基层政府人员少,工作繁多,分工不明,这一年多下来的感觉是,做事老实的人,越做越忙;推三阻四的人,就拿拿工资,吃吃饭。而待遇却是一样的。看了政府给我们村官的5条出路,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因为我的专业关系,考公务员基本上只能随大流,过独木桥;事业单位,更不用说了,从来没有一次能报名的。随着时间的过去,专业知识越来越模糊,不知道以后的优势还在哪里。我所在的乡镇在山区,工业基本没有,几个小厂也是和我的专业完全没有交集。从创业这条路来说,村官这个行业并不合适,我承认有创业成功的,但和他是不是村官没关系,政府想搞活地方经济,我理解,不过支持村官创业是不理智的,大部分群体都是一毕业就到村子里的大学生,回避了社会风浪,在村子里,你能做什么呢?村两委争权夺利,你基本没有发言权,基层的生活很简单,谁钱多,人多,谁的拳头就硬。现在想想,一年全部工资加起来才2W我们是只有医疗保险的,从工资里扣21元政府补贴10.5元,但还不能及时进去。一年能输进一次算好的了,而在村子里,也是支书,村长书记闹矛盾,工作没有人支持,领导批评村官没有能力,有时候还得替村里垫钱,村里也不痛快点给报了。可怜啊。

  三农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大学生村官。于是服务三农,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满怀热情来到农村,扎根基层。到了村里后,面对如此境遇: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都会轮得到;一元十元一百元,数数就是这一点;事业编制公务员,考考也是独木桥;一年两年第三年,拍拍屁股好走了!大学生村官是来农村帮助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是用农村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让两个问题互相解决是对的,但是国家在那些问题还没解决前,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不解决大学生村官这个问题,这不还是白搭!不要创造了我们大学生村官这个新生命之后,让我们大学生村官成为一个历史的遗留问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