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收入分配改革路线渐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4 12:55
人浏览

本报获悉,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收入分配改革召开研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作为主讲人在研讨会上提出建议,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提高垄断行业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地方自留税收的比例。

4月以来,发改委已先后数次召开有关收入分配的研讨会,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人保部、民政部等部门均有官员出席。其间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还曾分赴浙江、四川等地进行调研。

伴随着一系列研讨和调研,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设计已经成形,面目逐渐变得清晰。

切割国企、政府利益

6月13日的会议,发改委就业分配司正司级巡视员刘浩等相关官员出席。发改委邀请宋晓梧主讲,刘浩和郑功成是政策建议点评人。

宋晓梧曾先后任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司司长、国务院体改办秘书长、发改委党组成员等职。郑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亦是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不久前,郑功成刚刚结束收入分配改革的调研回京。

会上,宋晓梧表示目前垄断行业国企红利上缴比例仅为5%左右,根本不符合同股同权的原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不仅拥有资产权还拥有土地权,但是这些权利并没有以利税的形式反映出来,仅靠政府对国企征收的税收远不足以弥补。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讨论,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已经成为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财政部官员透露称,目前正在研究关于调整央企上缴红利比例和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的整体方案,并打算于年内出台。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均参与了此项改革。

宋晓梧还建议,中央财政应该通过增加支付转移等手段留给地方更多的财权,以增加社会保障水平。宋晓梧说,国家财政应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向落后地区倾斜,增加当地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中国的社保水平即便是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宋晓梧看来,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债务。这个问题是由此前的改革造成的。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老职工目前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实际上是由企业和新职工共同承担的,而这部分资金应该由国家财政出。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也处于较低水平。

据悉,对于宋晓梧的建议,发改委就业分配司巡视员刘浩和其他官员均当场表示赞同。2009年底,刘浩曾表示保障性收入是居民专一性收入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改革的原则,应该是社会公平原则、补偿贡献原则和平抑差距原则,而不能仅仅是部分补助。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根据刘浩掌握的资料,在中央社会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开支,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是投入农村社保。

对于发改委方面的观点,财政部并不完全认同。财政部认为应该提高地方财力,同时尽量减少收入的上划下转和转移支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认为,目前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应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转移支付规模。

会上,宋晓梧还建议,应该尽快建立“劳资集体谈判制度”,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进一步健全集体谈判机制,明确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在宋看来,中国目前存严重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失衡的现象。其关键问题是中国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一些企业的工会也没有充分发挥为劳动者维权的作用。

分歧渐小 取向渐明

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第一次组织召开全国收入分配改革研讨会以来,几年间无论是部委之间,还是在专家学者看来,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意见分歧在不断缩小。

从再分配入手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当下大部分专家学者的一致观点。在专家看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包括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措施在内的再分配政策,对缩小收入差距起的作用非常大。欧洲国家通过上述再分配手段,大大降低了基尼系数。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数如果是0.50,经过再分配以后,可以降到0.35左右。而眼下,中国的二次分配效果非常有限。因此,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加大再分配力度,包括在税收政策、转移支付等方面,要做大的调整。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所研究员常兴华经过与国外的对比发现,我国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中收入比重都较大;企业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比较适中,而在再分配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份额都较低。

常兴华表示,这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程度较高。从分配格局上看,政府部门强势干预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居民的影响。

常兴华分析称,政府所得对居民所得挤压,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相对滞后,居民不得不更多地自己考虑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支出,两方面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从而影响了国内居民消费。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失衡现象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制定关键期,发改委再次就收入分配改革进行研讨后,将把这些调研成果和建议汇总修改后,将上报国务院。

事实上,2004年发改委研讨收入分配问题,是为了制定“十一五”。最终,2005年10月公布的 “十一五”规划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这就是发改委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 “提底、扩中、调高”六字方针的由来。

转眼“十一五”将过,收入分配改革几乎未见任何实质性推进,发改委再度起草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研讨会上,宋晓梧说收入分配改革已无退路。

这次,再提收入分配,分歧已明显减小。发改委就业分配司一名官员曾在一份内参中表示,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要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加强对劳动者薪酬的宏观管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过,该官员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将是渐进式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