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生代农民工:饭碗不是找来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5 13:29
人浏览

  80后、90后农民工群体,现在是中国农民工的主力军。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农村、农业生产并不是那么熟悉。他们不再是暂居城市,而是更倾向于长期居住。有专家总结了他们的特征,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因为有一定的文化,他们思维活跃,不安于现状,不会像父辈那样,选择“一直打零工,哪里需要去哪里”。

  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白领”,更注重生活品质、自由度和发展空间,父辈们“傻根”的形象早已不被他们认可。他们穿着前卫,热衷聊QQ、打游戏、K歌,渴望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但他们已强烈地认识到,他们是城市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旁观者。

  在这个庞大的群像里,我们撷取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透过这些色彩和冷暖对比强烈的图片,我们似乎能感觉到一种潜藏在影像深处的冲突。在镜头里,他们平静,因为站在自小熟悉的空间里;他们不安分,所以昂着头骄傲地看着远方;他们尴尬,那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差,就像灰色背景下,身上的一抹艳丽色彩。

  技术我最大,走遍神州都不怕

  我叫黄亮,27岁。进过工厂、也当过厨子,但是从来不知足。家住江西樟树熊家村,在外面已经混了很多年,现在是一家工厂的拌料工。

  在外面的这几年里,技术是我饿不死的安身立命法宝。以前,每次发了工资,我都会叫上朋友一起去喝酒,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而现在,我最大的成就则是拥有了“两千斤”,一对双胞胎女儿,大牛牛和小牛牛。

  千金难求,千金也是重担,我要更加努力才能赚到奶粉钱。我想再学门技术,参加市里搞的养殖培训班,技术我最大,走遍神州都不怕!等条件成熟了,我要搞个养殖场,丁磊不是都养猪吗?

  做个真正的城里人

  我叫杨洋,2008年高中毕业后,我就加入了浩荡的外出打工大军,我生性喜欢城市,那里热闹、好玩,每天能去泡吧、宵夜、上网、听歌、聊QQ……那种生活才够High。

  城里人觉得我是乡下人,乡下人觉得我是城里人。我自己觉得嘛,我多少还是有点“潮”。在杭州的两年时间里,连我的普通话都基本摆脱了乡土气息。

  每次过年回到家,我反而有点不适应,家里太冷清了,不能上网,不能泡吧,连养眼的美女都看不到几个。我想更好地融入城市,我努力地学习制鞋,做个真正的城里人。

  饭碗不是找来的

  我叫晓芳,22岁。我在学校学的是商务英语,现在在佳程大酒店当实习服务员,这和我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不同。想法不一样选择就不一样吧。我就希望自己能从基层工作做起,在每个岗位上锻炼自己。

  趁着年轻,我应该多学些东西,对于择业,我更看中能不能学到东西,更看中发展空间,尤其是公司的企业文化,虽然在我这个年龄段,我可以选择谈恋爱,可以选择任逍遥。但是,我喜欢逼着自己成熟。

  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一边实践,一边开始规划,追求自己的理想。饭碗不是找来的,是靠自己慢慢打造出来的。夯实好基础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到深圳去发展,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

  我还是想安定

  我叫赵定,24岁。我的高中老师在读书的时候跟我们说,往前走,才有路。于是,在我高中毕业后,就一路走到广东。先是在东莞的一家五金模具厂做苦工,完全是卖体力的活,吃不消,又换过几次工作,辗转了几个城市,一直都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工资最高水平的时候也只有1000多块。不过,多走了几个城市,见识倒是增加了不少,就当是旅游吧,反正家里也没有经济负担。

  折腾了几年后,我还是想安定了。于是回来跟姐夫学习修理电器。去年年底,父母出资本股,我出技术股,在长沙河西的银馨家园,我已经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门面。门面是姑姑家的车库,虽然只有24个平方,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除了航空母舰,其他什么东西你都可以送给我修。

  黑领也比“泥领”好

  我叫卢永明,17岁,家住湖南省岳阳市钱粮湖古月湖村一组。

  我看过一本书,上面有一句话,“永远有多远?”我马上想到自己,可能我的名字的意思是永远的明天,我一直在追寻我的明天,明天在哪里?有多远?我不知道。

  我很早就离开家乡,15岁就到长沙,现在,我在一家汽车修理行当学徒。当学徒很辛苦,雨雪天气有时候都在户外工作,又湿又冷。现在车子这么多,搞这行应该会有些机会。在这个城市,我有个“白领”姐姐,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写字楼里上班,她常常大包小包的来看我。看着姐姐的斯文,而我满身油腻,兄弟们常常笑话我是个“黑领”。

  我不喜欢种田,黑领也比“泥领”好。乡下的生活,一个字,闷,两个字,很闷。

  我现在一门心思,学好手艺,艺高人胆大,以后会有更好的机会等着我的,不用晚上做事,不用黑白颠倒。

  我的目标是远方

  我叫张雷,张飞的张,雷人的雷,19岁,湖南常德人。

  没拿砍人的斧子却拿起了理发的剪子。我热爱时尚和一切好玩的东西。十几岁时就喜欢模仿电视里把自己的头发搞得花花绿绿的。我踏入城市,开始学习“顶上功夫”,我现在在一家叫“狂剪”的美发店工作,和店里的兄弟一起住宿舍,早上9点上班,兄弟们8:50起床,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起跑步到店里去上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充满激情。

  老板是我的偶像,假以时日,我也要像他,自立门户,和兄弟们一起开间“狂剪”的加盟店。我很爱我常德的乡下,但我还是希望在长沙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在这个行业淘到第一桶金后,我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发展事业的同时,我太需要出去开阔眼界了,不怕大家笑话,我至今没出过省,到达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长沙了。有了房,有了车,我的目标是——远方。

  抡大锤也比种地强

  我叫艾拥军,25岁。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幸好还有把子力气。赶紧逃出农村,来到城市打工,抡大锤也比种地强。

  其实现在,工地上的收入也还可以,几天前看电视,还说我们这些工地上卖苦力的收入有年薪10万的,超过了白领。我的收入虽然没10万,但也不错,不过,这还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没有保障,又苦又累。

  老了连力气优势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我还是要尽快去学门技术,才有可能不成为城市的过客。

  阅读延伸:劳动就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