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衡阳县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6 16:01
人浏览

  核心提示:近年来,衡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促进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畅通劳动维权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劳动保障工作在富民强县的道路上写下了一笔又一笔精彩。近年来,我县连年蝉联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就业和社保工作先进单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也先后获得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招工扶贫优秀组织奖、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等殊荣。

  劳务输出惠民生

  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全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援助,力促劳动力转移。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5.12万人。

  劳务输出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头戏。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我县除在县内外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外,还在县职业介绍大厅内及时发布劳务供求信息,免费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为使返乡劳动力顺利转移,县里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劳务网络,为民工提供用工信息收集、用工单位实地考察、对口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合同等一系列服务。为确保用工信息的准确性,我县派人到用工单位实地考察,把用工单位对民工的技术要求及时反馈到县就业培训中心,中心则根据要求对民工进行对口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护送进厂。近年来,我县共培训电子电工、制衣制鞋等农村劳动力达1.6万余名,并全部实现了转移就业。

  为做好滞留在家的农民工就地转移文章,我县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通过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资金、以商引商等形式,在盘活了一批新老企业的同时,还先后引进了衡利丰陶瓷、得阳鞋业、利德有陶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为附近的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鼓励返乡民工自主创业,我县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竭力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此外,我县还利用财政投资、民间融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使大批农民涌向城镇,从而促进了运输、仓储、中介、餐饮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商贸批发、零售企业已发展到1500余家,在民营企业就业的达5万余人,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经济实体500余个。

  劳动监察暖人心

  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一手抓劳动关系协调,一手抓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督疏并重,积极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000余户次,办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单位1700余家,追发劳动者工资及经济补偿金3100余万元,督促补签劳动合同45000余份,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1100余万元。

  为实现执法规范化,我县研究制定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制度》、《行政执法系统评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相关网站上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针对用人单位涉及的劳动保障具体事务多的情况,县里坚持全面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书面审查相结合,执法检查与劳动保障经办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对用人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并规定检查数据资源实行共享。与此同时,县里还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首问谁负责原则,构筑案件重重把关、执法层层监督、责任级级落实的执法工作新格局,确保执法理性平和、文明规范。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县在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坚持以专项检查为重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正确履行劳动用工合同。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我县将建筑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监督检查作为常态工作,每年都要组织劳动、建设、公安、交通、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行动,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全额补发工资拖欠款。同时,我县每年都要集中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去年,我县便组织劳动、公安、法院、监察、安监等13个部门,共检查用人单位211家,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450份,督促办理社会保险2908人,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27.1万元。[page]

  社会保障促和谐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近年来,衡阳县按照“大力度、强扩面、广覆盖,以扩面促征缴、以管理保发放”的思路,加大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力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经济运行“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02万余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0247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1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2134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2.08万人。

  为使参保单位和人员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衡阳县在宣传方式上抓住两个层次和两个重点,即对非公企业负责人重点宣传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保对于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巨大作用,对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重点宣传参加保险的权利义务以及对个人切身利益的相关度。2010年5月,衡阳县自编、自导、自演了“社保春风暖万家”大型文艺晚会,受邀参加晚会的湖南衡利丰陶瓷有限公司老总在观看节目时,表现出了极强的参保意愿。县社保局专班人员便抓住契机,详细地向公司广大职工讲解社保政策,终于使该公司2000余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为严防基金流失,衡阳县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同时,建立了基金内控督查机制,不定期对各类社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实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特别是在企业养老保险方面,针对申请特殊工种退休人员逐渐增多的情况,衡阳县加大对申请特殊工种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到各厂矿企业逐一核定。去年,衡阳县共取消了120多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退休资格。针对少数人员退休时个人信息资料失真的情况,衡阳县坚持“内查外调”的办法,从是否参保、工龄、退休年龄等方面着手,彻底杜绝了欠费退休、提前退休等弄虚作假现象。

  “充分就业、享有保障、和谐劳动”的殷实成就铭记着我县劳动保障的变迁,“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动人蓝图抒发着衡阳县民生政策的暖暖春意。满怀希冀的我县劳动人正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伟大旗帜,求实创新,开拓奋进,努力寻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新跨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