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就业权,维护妇女权益的基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11 05:40
人浏览

  妇女最关注的何种权益,或者说妇女诸种权益中最重要的权益是什么。保障妇女的就业权是保障妇女其他权益的基石。

  女大学生:爱家庭更爱稳定工作

  “我认为,最靠谱的还是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某重点师范院校即将毕业的女研究生小雪说,“虽然有人说,女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但是我觉得任何时候,都得靠自己。只有自己的经济独立了,说话才有底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结婚后,都是这样。”在随后的采访中,不少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表示赞同。还有些女生表示,自己在谈朋友阶段一直和男朋友保持AA制花费的习惯。觉得这样,心里感到很轻松,没有压力。

  “我比较看重家庭,为了老公的事业(将来),我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牺牲,比如,到时换一个相对轻松点的工作,但是我不会呆在家里做全职太太。”某外贸学院的大四学生小王直言不讳地说,“那样的话,我就会和社会脱节了。再者来说,老公万一靠不住呢,到时自己怎么办。”在记者的采访中,小王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受访女生的认可。

  女性职工:生育和工作很难兼得

  “我婆婆催了好多次,我的耳朵都快生茧子了。”某培训机构全职英语教师文女士一脸无奈,“不是我不想生孩子,可是你看,现在我的事业刚刚起步,公司里把我提成了主管。部门什么活都得我亲自过问。哪有时间要孩子啊。”文女士的公司去年刚刚上市。为了前途,她已经把婆婆想抱孙子的愿望推迟两年了,文女士老公是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工,虽然很稳定,但是收入并不算太高。“我不工作,光靠我老公自己养家,压力太大了。”在记者的调查中,为了保住工作或者保住特定职位而一再推迟要孩子的女士不在少数。

  “为了带孩子,前几年我一直没上班。最近孩子大了,我还是想出来工作。”李女士之前一直是做会计工作,老公是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家里的经济不成问题。“不工作总觉得少点什么,感觉心里空空的。我倒不是说能拿多高的薪水,关键就是有个活干。”李女士坦言,“现在找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用人单位面试时常怀疑我几年都没有工作了,现在还能不能胜任。”虽然在调查中,类似李女士的情况不是很多,但仍有一定的代表性。

  用人单位:聘用女性嫌麻烦太多

  “现在,对妇女权益保护越来越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赵先生在和记者闲聊时顺口说道,“女工招进来之后,不仅可能涉及到产假,还有孕期哺乳期的特殊照顾问题,太麻烦。”赵经理表示,有不少女职工招进来之后,刚一转正就请产假。让人力资源部门很为难,不找人接替不行,老这样频繁换人又容易打乱工作的连续性。“如果,应聘者条件差不多,搁谁谁都会选择男性。”

  “现在,法律光让单位保护女职工的权益,但是谁来保护单位的权益呢。”某加工企业的老板马先生说,“像我们这公司,一旦订单来了,大家都得加班加点工作,如果雇佣女职工,本来人手就不够,她一请假,工作怎么办。”不少小企业的老板表示,不是不愿意批产假,而是产假太长,跨着生产周期,自己单位原本人员少,批不起产假。

  为了减少麻烦,在招人时,他们尽量不招女工,实在需要女工,就事先和对方约好,工作期间不得请产假,否则走人。

  法律人士:就业权是保护女性权益的基石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栗女士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国家对妇女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妇女得以展现自身才华的平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男女平等意识也在逐步强化。比如新《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婚后夫妻双方财产更加细致地区分,就进一步强化了对妇女经济地位的要求,并进而也促进了妇女经济独立意识的增强。

  此外,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也鼓励女性通过就业增强独立性,以便于其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然,上述现象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保护妇女就业权的自觉意识。促进妇女就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需要和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

  最后,栗女士表示,可喜的是,妇女就业权正在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力求实现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劳动权利,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纲要还列出数项具体措施,如扩大妇女就业渠道、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保障妇女就业是保障妇女其他权益的基石。(午报记者 周卫法)

  本文由法律快车劳动法 整理,更多内容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保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