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2 02:02
人浏览

  所谓经济赔偿金,指的是用人单位违法或者违反规定使得员工受到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金,很多人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计算,所以就很多时候不经意间使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是怎样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是怎样的

   计算公式:经济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基数×年限

  年限: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基数:劳动者的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另《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并设定了劳动者月工资的下限,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三、什么情况下支付赔偿金?

  在《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即“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者可以选择:

  (1)、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当用人单位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无权再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赔偿金。但是在劳动合同客观上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则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是怎样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在看了以后对于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多多的去了解相关法律,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