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下岗证”缘何走俏京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08:47
人浏览

“下岗证”缘何走俏京城?

在各类证件中,一向不受欢迎的“下岗证”如今有走俏起来的趋势,成为用人单位挑选应聘人员的重要条件,没有下岗证的各类失业人员开始感到有了压力。

今年近50岁的陈景玉在某大医院已经干了5年的临时工,前不久却接到被辞退的通知。为此他一时怎么也想不通:“我勤勤恳恳地干活,一点不比别人差,怎么说辞就辞了?”而用人单位的解释非常明了:我们想要下岗的,这不用上养老保险。”

像陈景玉碰到的这种情况并不新鲜。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劳动科的赵国芬同志向笔者介绍说:“到我们这儿要人的单位很多,一般都提出要下岗职工。近来个体、私营单位来要的人也增加了,但是也要求必须有下岗证。”市劳动局的有关同志告诉笔者,以前下岗证堆存在库房没人要,去年一年发放一空,供不应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以往备受冷落的下岗证如此抢手呢?

市劳动局就业处宋丰景处长分析指出,首先是政府帮扶的结果。各级政府部门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方便,同时要求下岗职工100%进再就业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一律办证,规范了这一部分就业市场。其次是下岗职工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认识到了办证的重要性。第三是用人单位响应政府号召,为国分忧,尽力安置下岗职工。当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钻市场管理的空子,个别下岗职工一边拿基本生活费,一边干私活挣外快。这样,用人单位既不用为下岗职工上养老保险费,又不用报医药费,而且“便于管理,下岗职工在原单位领一部分钱,又怕单位知道,少挣一点也不计较。”正是这些正常和非正常的因素,促使用人单位不约而同地向下岗职工倾斜,以至于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总体而言,下岗证“走俏”应该是件好事,但由于个别企业和个人钻空子所造成的“隐性就业”却不容忽视。它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一部分没有“下岗证”的失业、待岗人员找工作更加困难,单位给开的“下岗证明”、“待岗协议书”等根本没人认同,不起作用,有的单位干脆连证明也没有。有的职工反映:“单位一分钱不给,又不给开证明,有活还得回单位上几天班,在人家手里攥着,一点脾气没有。”像陈景玉这样既没有下岗证,又没特殊技能,40岁往上的男同志工作最不易找,事实上他们已构成了最困难的一群。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不仅要看下岗职工是否上岗,下岗证是否“走俏”,还必须进一步消除隐性就业、隐性失业及其负面影响,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透明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