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成都发放7500万就业培训券 持券学习“包教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14:16
人浏览
近日,成都市政府开展了一次特别培训:从财政拿出7500万元,以发放就业培训券的方式,鼓励受影响的劳动者通过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就业层次。预计就业培训券将发放15万张,4月底以前全部发放完毕。

  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凡是具有成都市户籍或在成都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市外人员,有培训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均可申领成都市就业培训券。每人发放就业培训券总额500元人民币,面值由300元和200元组成。截至4月19日,已向城乡发放就业培训券132286张,参加培训者达到67044人。

  培训网遍及各区县

  持券学习“包教会”

  选择到新都斑竹园镇嘉裕电脑培训学校培训的刘晓蓉,原来是国企208厂的机械工,去年底厂里改制被裁员。虽然户口不在当地,今年她也领到了就业培训券。

  学校校长刘云军说:“无论本镇人还是外乡人,只要持有成都市政府发的就业培训券,都可以来我们学校参加培训,这叫‘一券通’。”他介绍,学校2月12日开始接收持有就业培训券的学员,第一期有60人报名。

  刘云军的学校平时电脑培训班每期是160小时,但对持培训券来学习的学员多开了80小时。他解释,一是这些学员文化基础差异大,年龄差异大,很多人都需要“开小灶”才能达到合格成绩,二是针对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增设了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尽可能让学员学有所用,增加就业机会。

  成都市政府分管领导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成都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为解决失地农民和新增居民的就业问题,从2004年就开始在各区市县逐步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随之发展起来的各种就业培训机构和站点上千家,形成了遍及每个区市县的就业培训网,为“一券通”打下了基础。

  淘汰率达56%

  培训单位严监管

  成都市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培训等级不高,带有政府引导和鼓励性质,但要努力让就业培训券成为“就业合格券”。

  成都市对培训机构的选择,要求具有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指导、实用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等各项就业培训所必需的师资、教学实习场地和设施设备并具有相应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培训方法和形式能够满足城乡劳动者学习需要;培训合格率在95%以上,具有比较稳定的就业渠道,培训学员结业后一年内就业率不低于60%。

  今年年初,全市报名参加资格认证的培训单位有500余家,经过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综合考核认证后认定了221家,分布于成都市19个区市县,淘汰率达56%。成都各区(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严格实行开班申报制、培训公示制、现场巡查制、综合评价成果制、培训网络实名制、检查评估淘汰制等,确保培训真实有效。

  在新都区的电脑培训学校、缝纫培训学校以及龙泉驿区、邛崃、金堂的几所培训学校,记者见到,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表、学员考勤册;学员身份证、培训结业合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等,普遍填写清楚,装订整齐规范。

  “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真正促进就业。”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市持券者参加培训的人数已近半数,比预期的速度还要快。成都市规定培训券一年内有效,全市培训工作将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展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