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管理的办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01 07:10
人浏览

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管理的办法

1. 再就业资金的筹集

(1) 再就业资金是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为保障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建立的专项资金。再就业资金以分级负担为原则,由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同承担,实行分级筹集、分级管理。

(2) 国有困难企业再就业资金原则上按"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预算安排1/3,企业承担1/3,社会筹集1/3。其中,财政承担的部分按分级负担原则,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安排。企业承担部分由企业从销售收入中直接提取。

①按规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划拨再就业资金(由企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

②组织社会捐助资金;

③从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资金渠道筹集。

(3) 国有独资盈利企业和国有参股、控股企业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原则上由本企业负担。

①"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企业,资产变现收入优先用于职工的安置,安置费标准按破产企业所在地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计算。

②被兼并企业失业,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由兼并方负担。

③纺织、兵器、煤炭等困难行业的再就业资金来源,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2、再就业资金发放对象及支付项目

(1) 再就业资金发放对象为按规定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站)托管的下岗职工。

(2) 具体支付项目为:

① 按照规定支付给再就业服务中心(站)托管期内的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其标准按照略高于当失业救济金的标准安排,并按适当比例逐年递减,但最低不得低于失业救济金水平。具体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 按规定为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

③ 按规定支付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安置补助费。

3、再就业资金的运作和管理

(1) 再就业资金由财政部门按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各级财政的企业解困资金,统一并入再就业资金。各级政部门应在银行开设"社会保障再就业资金财政专户",用以接受预算安排和同级劳动保障部门筹集的再就业资金;向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拨付再就业资金支出。

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应在当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再就业资金支出专户",用以接受拨入的再就业资金和本企业提取的再就业资金,并按规定进行发放。

各地根据本地再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情况,可以设立再就业资金专收管理过渡户,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2) 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必须按月填报《资金申报表》,将托管人员花名册、下岗职工生活补助费等实际支出凭证及企业自筹资金到位证明,报当地解困与再就业工作机构审核。

各地再就业工作机构,按规定对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报送的《资金申报表》,以及各种附表进行审核汇总,并提出审核意见,经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审定,从社会保障再就业资金财政专户中拨付应承担的再就业资金补助费。

(3) 再就业资金要专款专用,结余资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的管理费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由原单位原开支渠道支付。

(4) 各地解困与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主管当地下岗职工解困和再就业工作的经办机构),要根据省委省政府规定的当地下岗职工控制比例,以及本制度规定的再就业资金保障范围、对象,以及支付项目和标准,编制年度再就业资金收支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当地政府审定后安排执行。

(5) 名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帮助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核算制度,定期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再就业服务中心(站)要加强再就业资金的财务核算和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资金收支、管理和服务工作情况。

(6) 实行"三三制"办法涉及的各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拨付应承担的资金。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克扣、截留、挪用再就业资金的行为,违犯者按国家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在年度终了必须按规定要求编报再就业资金收支执行情况表,于年度终了20日,报送当地政府解困和再就业工作机构,由其审核汇总,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后,上报省解困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详见江苏省财政厅、劳动厅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年8月10日 苏财社[19]58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