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社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5 09:57
人浏览

  养老保险大家并不陌生吧,生活中,有单位的养老保险公司和职工按比例各自承担一部分。那么大家由是否了解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呢?想必大家也很好奇想知道吧,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关于2022社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一、2022社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一)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 ....+an/An)/N

  公式中,a1、a2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 … … An 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 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 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 元*0.6)+2*15*1%=427.92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怎么计算的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具体计算:

  1、计算方法

  1、补缴金额: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的欠缴指数×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2、个人帐户金个人帐户金=补缴时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的欠缴指数×11%×补缴系数。

  3、个人帐户金中的个人缴纳部分个人缴纳部分=补缴时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的欠缴指数×个人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4、计算个人帐户金和个人帐户金中的个人缴纳部分公式中的应补年度不得早于1 996年。

  5、补缴金额累计计算。

  2、欠缴指数欠缴指数=当年欠缴基数总额÷当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997年底前未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按规定需要补缴的,先用职工应补年度的实发工资除以当年的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确定欠缴指数,然后进行补缴。

  3、补缴系数补缴系数起点为 1.1,补缴的时间每提前一年系数增加0.1 。逐年计算。

  三、养老保险转移影响个人待遇吗

  劳动者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还需要转两部分资金:一是个人账户的累积储存额,这个钱永远属于参保人,不会有任何损失;第二部分是转移单位缴费,对个人来讲,这并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累积,也不影响个人养老金的计算。

  单位缴费的跨地区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是一个宏观层面的平衡。由于大量的农民工是从中西部地区到沿海地区打工,沿海地区因为只转12%的单位缴费给中西部地区,那么将来中西部地区养老金负担就会比较沉重。为此,中央政府每年核拨大量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以补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是按月缴纳的,不同的职业,不同地区,养老保险的缴纳的基数也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缴纳的年限越长,领取的金额就越高。如需了解更多关于2022社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的法律知识,欢迎登陆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