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落实班组安全日活动的思考(2002年第1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8 10:35
人浏览

1 班组安全日活动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和走群众路线,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班组开展安全日活动就是安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电力行业历来颁布执行的各种安全规定中对此都有明确要求。但从各基层单位落实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对安全日活动的特点认识不足

  安全日活动是班组例行工作之一,它在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与基层干部和职工交谈中,发现他们对同样是班组例行工作的班前会和班后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安全日活动。究其原因,其普遍的说法是:结合每天的各项具体工作在班前会上交代必要的安全要求,在班后会上小结当天的安全工作是最直接、最实用的安全管理体现形式,而安全日活动纯粹是为了方便上级领导检查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多少积极的作用。

1.2 对安全日活动的内容要求理解不够

  国家电力公司新修编下发执行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要求:“安全日活动必须结合班组实际,有针对性……”但在实际执行中,部份基层领导对引导班组结合自身实际不够,过分强调学习各种上级指示和领导讲话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强调和检查班组利用安全日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技术的必要性;上级领导到班组检查工作时也多是重点检查对某次会议和某位领导讲话的学习情况,这样就对班组安全日活动产生了误导,使得安全日活动学习领导讲话、读文件、看简报等成了唯一“必修课” ,而真正能够结合班组实际的内容却很少,甚至在班组已经发生了不安全情况并造成了后果的情况下,开展安全日活动时也不分析、不记录。久而久之,不仅班员感到厌烦,就是班组长也觉得空洞、乏味。

1.3 安全日活动方式单调

  安全日活动由于准备不充分、资料不全以及班组长与班组安全员协调不够等原因,本应是互动性极强的活动,变成了班组长或安全员唱的独角戏,班组成员由于不能直接或间接地从活动中吸取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参与意识大打折扣。极少数班组还出现平时根本不按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日活动,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仅由班组安全员做假记录欺骗领导的现象,使安全日活动完全失去了意义。

2 真正将班组安全日活动落到实处

  要改变现状,使安全日活动真正落在实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2.1 首先必须让干部、职工对安全日活动的特点有较清醒的认识。安全日活动区别于班前会和班后会的最大特点是其活动要求的广泛性和阶段性。它在时效性方面虽然不如班前会、班后会,但它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灌输安全要求、传授安全知识等方面与班前会、班后会并不矛盾,并且由于活动时间的相对充裕,决定了其在学习安全技术、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和吸取教训等方面比班前会和班后会更能详细透彻, 也更能取得积极效果。其次,班前会、班后会主要是针对当日具体工作来提出安全要求,也就是说它们是属于一种短期的安全管理形式,而安全日活动除分析、讲评一周的安全工作外,还要结合班组中、长期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活动,所以较之班前会和班后会的内容更广泛。正确理解安全日活动与班前会、班后会间的互补关系,把握好各自的主要特点,是开展好安全日活动的基本前提。

2.2 利用安全 日活动学习领导指示、看简报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与班组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要求,车间领导应参加并检查班组安全日活动情况。这不仅是领导干部深入班组掌 握职工安全思想动态的要求,而且通过这样的行动,在表明对安全日活动重视的同时,也是对班组正常开展安全日活动的督促,并且还是倾听职工对安全工作的呼声以及传达领导对安全工作要求的重要途径。所以,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对如何引导班组联系自身实际应承担直接责任。对班组而言,绝对不允许出现只要求安全员作假记录而不认真组织安全日活动的情况,对此班组长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情况应给予严肃处理。

2.3 安全日活动除了讲评本周安全情况,结合下周工作安排提出安全要求外,还可以包括许多内容,如讨论班组某项具体工作的危险点并制定预防措施(不断的积累后就可以成为班组安全标准化作业的指导书);组织安全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抽查班员安全作业技能;学习安全管理知识等。总之,只要是把自身的实际真正摆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使班员在安全意识上得到强化,在安全作业技能上得到加强,在管理水平上得到提高,哪怕是活动的时间短一点,这样的安全日活动也是成功的,也应该得到肯定。

2.4 安全日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能否调动全体班员参与意识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班组长、班组安全员作为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除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外,还应在活动前加强沟通,确定活动 主题并作好相应的准备;要善于把握局面、因势利导,在活动的具体形式上动脑筋、想办法,除了必要的行政命令外,还应该辅之以娱教于乐的形式,如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心得交流、模拟操作、现场讲解、专题讨论等,只要是有利于活动的互动性的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

(收稿日期:2001-05-17)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