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班组安全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2004年第8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5 01:34
人浏览
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是实现企业达标和创"一流"的关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更是电力企业应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尽管各个企业都在狠抓安全管理,但事故仍接连不断,安全情况起伏不定,不是这儿出现障碍,就是那儿发生异常,人身和设备事故究竟能否预防和控制,症结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症结就在于有些班组的安全基础差,管理水平低;有些员工的安全素质差,安全文化知识水平低。

  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上情下达的"衰减效应",各种制度,警示标志,形同虚设,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频发性事故居高不下,究其原委,还是在于班组安全基础薄弱,对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生产任务要通过班组长去均衡地、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实施,因此,必须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和知识结构。在进入高度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靠经验和肯干而缺乏专业特长及现代管理理念的班组长已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求。若再不提高管理水平就只能停留在疲于应付和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性日常管理的水平上,造成职工在工作上得过且过,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状况;若不去深研先进设备和议器的功能,也只能拘泥于自己所使用的设备操作,必然对操作差错一筹莫展。

  由于有些职工的安全素质差,安全操作技能低,他们为了不出事故,就干脆少干或不干,认为只要"安规"考试合格,谁也拿自己没办法。从而造成一方面领导层努力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执行者我行我素,使班组长处于两难之中,工作起来困难重重。因而需要加强决策层和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更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生产活动是靠班组来完成的,企业管理的好坏也是通过班组来体现的。以往企业通过开会、发文、测试、演讲等形式来强化安全管理和提高职工素质之所以收效甚微,其原因就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没有把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真正植根于班组中。每逢安全大检查,厂部先打招呼,中层再布置到班组,班组只好赶快查漏补缺,各种记录就赶快"突击",以应付检查;企业出了事故或发生了一类障碍,受到通报,外单位都知道了,而自己单位的人还不清楚事情原委,甚至漠不关心,一问三不知。

  麻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上的敷衍了事是企业安全的顽敌。因此,在强调实行政一把手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强调夯实班组的安全基础。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也应成为杜绝违章操作和杜绝重大人身事故的主体。因此,加强班组建设,落实班组建设的标准和措施,加强班组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严、细、实的作风,认真学习和执行好安全作业规程等就显得迫切而重要。安规考试不能走过场,安规重在执行好,不在考好。安全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安全活动记录,让记录真正体现活动内容,让活动真正具有针对性,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安全才有保障。

(收稿日期:2003-12-05)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