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上外卖:要方便更要卫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3 04:34
人浏览


  这样的场景我们都熟悉:路边的烧烤、麻辣烫、鸡蛋灌饼;这样的疑惑我们也曾有过:餐馆里的餐具卫生吗?路边摊的食物来源安全吗?在以化学性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牵动人心的同时,传统的微生物污染带来的疾病问题仍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仍需加强监管。记者近日随机走入一些餐饮机构,看看还有哪些吃的或与吃有关的东西让我们难以放心。

  只需在网上留个言,或者根据提示打个电话,香喷喷的外卖快餐就会送到家。这两年,网上订餐开始在一些城市时兴起来。这些香喷喷的饭菜出自何处?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享受网上外卖提供方便的同时,消费者对其卫生状况还真得留个心眼。

  有些网店很“神秘”

  在互联网上输入关键词“外卖”,搜索出来的结果超过千万个。其中,不少是专门经营外卖的网站。记者登录其中一家。其首页介绍,该网站定位为“外卖超市”,外卖经营者可以在该网站注册网店,然后免费发布自己的外卖店信息,比如外卖品种、外卖范围、外卖联系电话等,还可以上传餐厅图片、餐厅简介,同时实现顾客在线订餐系统服务。

  前不久,记者去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差期间,通过该网站体验了一把网上订餐。在该网站的搜索栏,输入城市“石家庄”,马上显示出数十家送餐店。记者拨通了一家名为“商客快餐”的电话,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份一荤两素价格为15元的盒饭就送到了记者居住的旅馆。看起来热乎乎,闻起来香喷喷。

  “你们店在哪里?多大规模?”记者边掏钱边问送餐的小伙子。他支支吾吾地说:“网上有,就在裕华区那边。”

  “是东岗路2**号吗?”记者又问。这个地址就是快餐店在网上登记的地址。

  “应该是吧。”小伙子接过钱,迅速转身离去。

  等小伙子走出门,记者决定随他去看看。下楼后,看他骑自行车离开,记者马上拦下一辆出租车跟上。看起来,小伙子对地形很熟。转过两个路口后,出租车跟丢了。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直奔东岗路2**号。到了现场,发现标示这个门牌号码的,是一排机电设备门市,后面是一大片小区,并无任何快餐店的影子。

  记者又拨通先前的订餐电话,提出想去餐馆直接订餐。对方称,只能通过电话订餐,不接受现场订餐。记者表示,自己就在餐馆附近,直接拿走方便一些。对方坚称“不接受现场订餐”,随后挂断电话。再打,电话无人接听。

  难道网上标示的地址是假的?这些香喷喷的饭菜到底来自何处?记者随后致电上述网站的客服。客服回答,网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在上面注册,对于外卖店的详细情况,他们也不清楚。

  记者问,要是吃网上外卖吃出食物中毒怎么办?客服强调,网站只是一个平台,不收费,不需要注册者出示任何证件,如果出了事,可以跟商家协商,但是网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网上叫外卖消费者有顾虑

  并非所有的网上外卖店都如此“神秘”。在这家网站上,记者又随机拨打了几家外卖店的电话,有不少店家称既提供外卖,也能到店里就餐。“欢迎来店就餐,地址在某某路某某号”,一家名为“惠美饺子”的店家很爽快。除了中式快餐外,肯德基等洋快餐也能直接到店里吃,只不过叫外卖要便宜一些。

  如何看待网上外卖这种形式?记者在石家庄市、北京市随机询问了一些市民。在采访的10个人中,有4个人表示愿意尝试,其他6个人不愿尝试,理由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外卖食品的安全不放心。

  在石家庄市某空调经销公司上班的周先生,经常靠外卖解决午饭问题。“我肯定不会从不熟悉的地方订餐,”他说,网上订餐有种“隔山打牛”的感觉。[page]

  “网上外卖,完全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在北京市东直门附近上班的刘女士,也是吃外卖的常客。她认为,从长远来看,网上外卖这种方式契合一部分都市人的生活需求,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搞餐饮是个良心活,经营者应该自觉遵纪守法。”

  外卖盒饭应有规范要求

  网上外卖的食品卫生谁来保证?出了事谁负责?记者就此询问了有关监管部门。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餐饮企业开展送餐业务,除了要有卫生许可证,送餐还需主管部门批准。卫生部2005年发布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对这类企业的加工经营场所、卫生条件、经营面积、人员有严格的要求。此外,一些地方还出台地方性标准来规范送餐行为。比如,北京市规定,送餐企业不得加工冷荤凉菜;送餐所用餐具和食品容器上应有标签,注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生产时间,其中生产时间要精确到某时某分钟,并限3个小时内食用。

  为何将盒饭的保质期定在3个小时之内?有关人士解释,主要是因为许多食物在加工后都处在有菌的环境中,特别是在夏季,气温很高,食物超过3个小时就会变质,再食用很容易引起中毒。

  业内人士认为,网上外卖,同样应该遵守上述规范要求,“与电话订餐、发小广告一样,网上售卖只是换了一种订餐形式。”消费者如果发现送餐公司是非法送餐或不规范、不卫生,可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如果在食用送餐公司的快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院一般也会将病人情况上报有关监管部门。

【相关阅读】

解读网上十大热传健康食品

网上流行“酸奶红糖”减肥 女生连喝半月成“飘仙”

调查揭露“瘦肉精”利益链:网上叫卖7200元/公斤

网上水果瘦身法是骗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