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谨防“充值卡”变成“空值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5 07:42
人浏览
近期,嘉善县消协连续接到有关充值卡消费纠纷的投诉,引起消协工作人员的重视,并发出消费警示。

  案例一:5月8日,消费者顾某投诉:4月30日,在嘉善南桥村一公用电话亭购买50元移动手机话费充值卡,第二天充值时,发现该卡是“空值卡”,50 元话费已于4月29日被他人充值过。随即与该公用电话亭老板交涉更换,遭到拒绝,老板声称这卡不是该亭所售。因顾某没有相关凭据证明充值卡确实在该电话亭所购,无奈放弃维权。

  案例二:4月11日,刘小姐碰到类似的事情。她那天在嘉善车站路上一公用电话亭购买100元联通手机充值卡,两个小时后在家想给手机充值,结果语音提示该卡已被使用了,无法充值。刘小姐感觉受骗上当,立即返回电话亭要求换卡,该亭负责人说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要向联通公司查询后再说。刘小姐向嘉善县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现场调解,被诉方当场查询10011,确认卖给刘小姐的充值卡几天前已被使用。该亭负责人当场为刘小姐更换了一张新的充值卡,并现场进行充值。

  点评:相似的事例,不同的结果。消协工作人员就有关情况咨询了联通、移动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认为,出现充值卡变“空值卡”的情况一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卡号系统出错或印刷出错,还有一个可能是卡号被盗用。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还比较好办,通过两公司的查询系统确认出错原因,是卡号系统出错或印刷出错,两公司可以负责办理换(补)卡等手续。碰到卡号被盗用的情况就难办了,店主承认事实,消费者还能维权,碰到像案例一中的店主,消费者就无冤可伸了。

提醒:在此,嘉善县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购买话费“充值卡”一定要谨慎,做到现买现充,或索要消费凭据,写明充值卡号,防店主事后不认账。一旦买到“空值卡”, 店主推三推四不处理,要及时投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