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五一购家电特别策划 精明消费 绝不买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6 02:50
人浏览

五一小黄金周 冰箱降价高峰选购秘笈

五一将至,商家促销“硝烟四起”。在眼花缭乱的糖衣炮弹的包围中,消费者也容易迷失在种种特惠之中,并为此多掏三五百元购物。记者调查发现,家电零售普遍存在明码标示价格“虚高”的可能性,并以“直降千元”等营造特大折扣的优惠。但在商家琳琅满目的促销举措中,并非所有降价商品都物超所值。

调查:商家促销 不全都抵

记者调查发现,有别于不能议价的超市,家电卖场也包括大型百货公司的家电专柜,都普遍存在产品标签价格虚高的现象。购买家电和数码产品,均可以像菜市场一样,拥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随着“五一”的临近,商家促销力度大大加强,“直降800元,直降1000元,已经成为家电卖场见惯不怪的促销手段。”除了商家标示的“直降”价格外,销售人员也会告诉你一个优惠让利价。有不愿具名的商家坦言,随处可见的特惠标签,主要是用来营造大折扣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流。

在季华路某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价格的优惠程度大小,与购买者对产品的‘底价’是否了解有很大关系。”

  解密商家促销

面对商家营造的特大折扣优惠气氛,买家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不要被一些“烟雾弹”所迷惑。为此,小记深入揭秘家电“促销”实质为你提供“五一”购家电攻略。

促销资源有限 不会全部低价

当前,以国美、苏宁等大连锁的经营模式,在促销资源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连锁大卖场具备挤压厂家价格的能力,这让部分特价家电的购买者得到很大的实惠。但记者调查发现,无论厂家的促销资源抑或商家的让利优惠,终究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商家不可能让全部商品都促销,买家要注意鉴别才能买到实惠的商品。

超低价是最具诱惑的“鱼饵”

拿部分商品作低价促销,而其他商品却卖得贵的做法也成为家电大卖场惯用的伎俩。因此,购买家电等大件商品时,不宜“即兴”,否则容易因为对价格不了解而买到贵的产品。

选购:精明点不买贵

专家指出,在真假难分的优惠中,只要擦亮眼睛,多跑多问,还是能购买到超值的家电商品。

货比三家认准特价购买

“货比三家”的方法虽然很老土,但确实最实用的招数。对于商场而言,在既定的价格权限里,走量才是最重要。只要你拿到市场的低价,绝大多数商场都会卖给你。

趁早抢购让利产品

如果已经看好某款特价促销产品,趁着五一促销期,“起个大早赶个实惠”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商家用于促销的资源毕竟有限,尤其是真正让利的产品,厂家和商家都不可能无限量的贴钱或者微利销售。

适当的预付也可获得优惠

具备实力和具有品牌效应的大卖场如苏宁、国美等,经常在五一、十一等大型节日促销中,均会通过预付“10元当100元使用”的方式招揽客人。据了解,商家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希望此举吸引更多的客人到来和和减少客人流失。此优惠对于已确定购买某款商品的消费者而言,能带来真正的优惠。(记者罗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