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本案被告人行为构成盗窃还是抢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18 23:02
人浏览

  【案情】 吴某雇用孙某的汽车一辆,由司机张某驾驶,为货主运输货物。某日,当汽车行至一旅社门口时,吴某借口要吃饭,将随车押运的货主骗下车,自己也随之下车,将货主引至距停车点约90米处的饭摊前。吴某谎称去叫司机来吃饭,离开货主回到车上,又对司机谎称货主在旅社休息,要司机和他一起将车开走卸货。当汽车开走时,货主发现并当即疾呼停车,车仍未停。吴某让司机将车开到某亲戚家,然后把车上的货物全部卸下,拒为己有。货物价值人民币4万余元。

  【分歧】 对于本案的定性,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是吴某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趁货主吃饭之机。秘密将载有他人货物的车开走,非法占有了他人财物,且盗窃4万余元,数额巨大,已构成盗窃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吴某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趁他人不备,公然将装有他人货物的汽车开走,在货主发现后,仍然未将车停住,而是开走将货物藏匿起来,非法占为己有,夺得的货物价值4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构成抢夺罪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第一种观点未能正确掌握秘密窃取的特点,秘密窃取是指采用不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和其他人发现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本案中货物丢失,不但货主知道是吴某拿走,而且汽车司机也知道是吴某卸走货物,毫无秘密可言,因此不符合盗窃罪的特征;从抢夺罪的特征来看,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必须指出,如果抢夺中使用了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则应以抢劫罪论处。本案中吴某并未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是趁车主不备,公然将车开走,使货主虽当时知道货物被人拿走但来不及反抗。吴某的行为符合抢夺罪的特征。(黎琪)

  延伸阅读:量刑 刑事诉讼法全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