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8 00:17
人浏览
导读: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可以争取续签劳动合同,也可以离职后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不能主张经济补偿金。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扶持由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实行扶持政策。

  一、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怎么办

  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可以争取续签劳动合同,也可以直接离职,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所以不能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应该引导公益性岗位劳动者走出认知误区,充分了解公益性岗位中劳动关系的特殊性,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劳动关系协定方式。

  二、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怎么扶持

  法律快车提醒您,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施后续扶持。按照稳慎的要求,在确保就业局势平稳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做好公益性岗位补贴期满人员退出帮扶工作。

  以河南省为例,扶持政策包括:

  1.对距享受补贴期满不足半年人员,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2.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可引导参加基层项目、报考机关事业单位、继续深造、推荐到企业就业。

  3.对用人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在补贴期满后转为本单位劳动合同制用工的,可按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重新计算。

  4.对退出公益性岗位后仍未实现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及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

  三、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公益性岗位三年到期后一般不能领取失业保险现金。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