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江南第一猛庄”金信信托公开亮相 整合大戏来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6 15:56
人浏览
一直低调神秘,被市场称之为“江南第一猛庄”的金信信托,随着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开始变得高调和公开。
  不再“神秘”
  4月15日的上海长乐路,外观略显陈旧的上 海长鑫大厦开始受到那些渴望拿到30万以上年薪的上海滩金融界白领们的关注。这一天,一直颇为低调并被外界认为“神秘”的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滩发布招聘榜,所涉职位包括集团财务总监、董事长秘书等要职。
  此前的4月6日,金信信托董事长赵海华携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产品中心总经理李传全北上京城,在由金信信托倡导、华融主办的“2004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上,借着央行、银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全国人大财经委等部门高官以及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投资机构高管的热情捧场,完成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业界的高调亮相。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6日,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就以金信系一贯低调的作风悄然在沪注册成立了。但直到今年2月4日,业界才通过浙大网新(600797)的一纸公告得知金信系已然正式在上海布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尽管此前它在上海有一家名为“上海金信管理研究有限公司”的机构,但业界清楚,它只承担着金信窗口的功能。
  当时,这个公告就给业界留下了不少遐想。
  这则公告称,浙大网新将持有的金信信托的1亿股股权转让给上海金信,这部分股权占金信信托的9.98%。
  公告提到的上海金信注册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198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法人代表葛政——葛氏乃金信信托的董事长,也是金信信托第一大股东——通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江湖上人称“江浙第一猛庄庄主”。
  一直研究金信的市场人士对这则公告评判说,该公告一个疑点是浙大网新何以不直接将股权转让给金信信托第一大股东通和投资,而要绕个圈子转给上海金信呢?以葛政的行事风格,显然,上海金信这着棋大有深意。
  而且,令人不解的是,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建人员基本都在长乐路长鑫大厦金信证券管理总部办公,但其公告所称的公司注册地——此处的真实单位却是一家名为驰通五金的小店,其店主告诉记者,五金店早在去年4月即以此地址在工商注册了。
  事后,记者调查获悉,这并不是金信的一时疏忽,而是在确定其最终注册地——浦东一个豪华的办公楼——之前有意的虚晃一枪而又无伤大雅。
  待万事俱备之后,便是4月初在北京的高调亮相了。
  那么,金信系在上海布下这枚重要的棋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一向口风甚严的金信信托公司董秘金乐清直言,上海金信就是日后金信整合旗下所有金融机构的重要平台。
  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评判2月4日公告中那个奇怪的股权转让,即浙大网新不直接将股权让给通和投资而是转给上海金信,这着棋的妙处在于,进入上海一直是金信系的心愿,但在信托公司不得异地经营的政策壁垒下,金信系以上海金信作为整合旗下所有金融机构的旗舰,那么,就可巧妙避开政策红线,并为日后的大展拳脚预留了无限空间。
  难怪,素来行事低调的掌舵人葛政也忍不住豪情万丈,今年他数次在公开场合预言:未来三年,将是中国信托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上海滩的诱惑
  只是,惯于神秘的金信何以如此高调?
  接近金信高层的人士说,金信认为在上海整合旗下所有金融机构、打建金信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的时机已然成熟。
  目前的形势是,混业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不少上海本地证券、信托公司的定位。他们正在利用上海在证券行业的优势?以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证券公司为主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整合行业和金融资源。
  混业经营并重进而发展成金融控股集团,正是金信能呼啸市场的最大本钱与底气。
  金信当年以7个人、5000万资本金起家,到2002年就成为拥有10.18亿注册资本金、经营67亿资产的全国性金融机构,金信信托潜心修行了12年,终于在信托业脱颖而出,完成了从江湖到庙堂的变身之路。
  金信的精髓是其搏击证券市场的高超财技。
  金信是一个混合了家族企业、自然人持股、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的大机构,有着“江浙第一猛庄”的名号。而金信信托前身金华信托在1991年就大胆推行“金信受益证券”、“金信基金”等金融产品。
  正因此,在关闭160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大整顿中,金信信托却能以地级信托身份被准予保留。
  此后,业界便时时被它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所震惊。仅在2002年到2003年之间,它就连发12只信托产品,且只只不同凡响。
  去年3月,金信信托又成为伊利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但它却公示将不会派驻任何高管人员到伊利。根据《股权转让协议》,金信将以战略投资原则持有公司股份,不谋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金信信托也不在二级市场上买进伊利股份的股票。
  7月,金信信托和通和控股共同受让金地集团境外法人股5040万股,占金地集团总股份18.67%,通合控股成为金信信托第一大股东。
  除上述运作外,金信信托原证券业务剥离出去的金信证券也成为金信旗下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
  金信信托和金信证券联合组建的“金信理财”已成为金信系重要的扩张利器。短时间内便与金华“李子园”、“康恩贝”、“爱斯曼”3家民营企业签署整体财务管理框架协议;代理“晓通科技集合委托贷款”等10项集合委托业务,新奥特科技大厦贷款资金集合贷款计划等4项集合资金信托业务。
  也就在去年,它又完成了对中国第一基金公司——博时的控制。博时股东为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招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各占25%股份。后来,通过受让光大的股份,金信信托拥有了4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不独于此,金信还是金迪期货、金信管理研究有限公司、金信证券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的主要股东。
  另外,金信还与香港第一上海融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并发起设立浙江第一个中外合资基金,将择机成立浙江首家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
  这一系列操作的结果,就是金信信托借助信托制度完成了自己从草根到正规军的最后演变,涉猎了资金信托、财产信托、基金发起与管理、购并重组与财务顾问业务、债券承销、担保见证、自有资金投资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非银行金融控股集团。
  整合大戏即将来临
  但令葛政忧虑的是,由于信托严禁异地经营,金信信托一直局限于浙江金华,尽管其业务影响力已经波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市,以信托公司的名义来掌控旗下规模巨大的金融企业显然也不太方便。
  通过在上海成立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然后将浙大网新持有的金信信托股权买下并注入这家新公司,葛政既避开了政策限制,又使得金信系能顺利化解自己的劣势——一直地处浙江金华一隅而赢得整个上海——将给金信未来运作带来相当大的空间。
  而要赢得上海,在上海运作金融业务,带着草根印记的低调是必须要改变的了。所以,这也是金信高调挺进上海滩的内在动力。
  但问题是,上海金信将怎样来整合金信系下的金融企业呢?
  业界所谓的金信系旗下的金融机构包括:金信信托、金信证券、金迪期货、博时基金,目前这些公司的股权都由金信信托掌控。所以,可以预知的是,这些机构将会被一起纳入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里,而通和投资则将成为金信旗下各种实业资本的最终控制人。
  业界人士分析说,在这两大板块之上的,则是整个金信系“庄主”葛政。
  而葛政对金信系在金融业将来的作为已然有了颇为独到的设计。
  一是作为人大代表的葛政,他曾有过一个《关于在浙江省试点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的议案》。葛认为,国内有800万中小企业,但它们的资金缺口非常大,有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中长期的贷款更是没有着落。而他的这个议案就是希望能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来满足一些前景较好的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也建立一个新的投资渠道,摆脱目前投资渠道匮乏的窘境。尽管这只是一个提案,但至少透露出了葛的心思。
  二是葛政盯住了外汇信托产品。葛公开表示,中国近900亿美元的个人外汇储蓄是一笔很大的需要开发引导的资金。但目前,外汇信托产品既不是资本项目也不是经常项目,没有了具体的定位,导致外汇的信托产品也不好展开。
  对于精明的商人而言,说不好的地方也许正是他考虑如何进入并为此而准备突进的掘金宝库。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