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生教你一分钟陈述病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23 23:12
人浏览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到医院看病,排队等了两三个小时,好不容易轮到自己看病,却被医生两三分钟打发了出来,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都没把病情说清楚。其实一个医生一天要看很多病人,很多时候病人不懂得怎么向医生陈述病情,是造成医生不耐烦、甚至误诊的重要原因。

  你是这种让医生郁闷的病人吗?

  43岁的张姨一坐下就开始讲个不休:“医生啊,我浑身不舒服!我头有点疼、肚子痛,腿脚又有点酸,晚上又睡不好,白天又心悸……”张姨很郁闷,为什么医生没听多久就打断她了呢?

  郁闷的还有阿明,18岁就腰骨变形,去了好多家医院看病都查不出原因,后来医生觉得束手无策的时候,阿明才弱弱地问了一句:“……我天天都喝止咳露,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

  说实话,这样的病人医生也很郁闷。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的平民老百姓现在还无法享受到像国外先进国家的家庭医生的服务,一次出诊要看几十个病人的医生绝对不可能有时间听你唠叨个不停。

  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和医生取得最好的交流,这里就有学问可讲。

  一分钟讲出近期最痛苦的症状

  看医生的时候,只要讲出自己近期最痛苦的、最影响生活的病状就行,而这种讲述最好不要超过1分钟,之后你只要根据医生的提问如实回答就行。

  举例:比如头痛,你可以围绕头痛进行详尽陈述。头痛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忽然发生还是逐步明显,开始的状态如何,头痛剧烈的程度如何,发作是间歇的还是一阵阵的,是一直疼痛还是愈来愈痛;头痛的具体部位、最痛的部位、发作是有没有牵涉到其他部位、疼痛部位有没有转移等,以及头痛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减轻,有没有用过止痛剂等。

  比如腹痛,有没有发热,是先发热后腹痛,还是先腹痛后发;有没有呕吐,呕吐的频度、内容、量;有没有排便排气的停止;有没有腹泻,大便是什么样的等等,尽量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症状清晰地呈现在医生面前。

  做到三“要”三“不要”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清楚多了?李医生提醒病人还应做到三“要”三“不要”,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看病诊断和病情康复。

  三“要”:

  1、看病最好找专科。现在医院分科很细,看哪个专科最好以自己近期最不舒服的症状来判断,如果不懂选择咨询挂号的工作人员。

  2、要如实填写病历个人信息。年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此外,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一定要认真填写,一个是便于医生给你建立档案,一个是方便联系,否则要是发生一些拿错药的事情你就惨了!

  3、要问清楚药怎么吃。除了一天几次,一次几粒,还要弄清楚哪几种药不能一起吃,哪些饭前吃,哪些饭后吃。

  三“不要”:

  1、不要夸大病情,也不要因为自己太过能忍而轻描淡写痛楚的感觉。

  2、不要自己上网查病症并把强烈主观判断。网上查病应以预防、保健为主要目的,不能代替医生诊断。

  3、不要毫无边际讲述病情,这样会影响医生判断。

  ●特别提醒

  记得带检查结果和病历。如果你之前有就此症状看过别的医生,就要记得把病历和检查结果拿给医生看,让医生知道你之前的诊断结果以及用药情况。医生最喜欢看病历,因为能从病历上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

  陈述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如果你之前有患过哪些疾病,有没有家族遗传史,千万不要隐瞒,这样不仅利于医生判断病情,还有利于医生在开药时避开一些禁忌症。此外,对医生讲清楚你对哪些药物过敏非常重要,否则出现过敏事件最倒霉的是你。

  按时复诊。不要以为症状消除了就可以不用找医生了,最好还是找医生复查一下,以免没有治好而复发。如果医生明确嘱咐要复诊,不要拖延时间。

  医学指导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办主任、内科主任医师李桂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