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动产质权标的物三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27 08:21
人浏览
导读: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为了更好的履行债务,就需要为债务作出担保行为,其中,动产质押就属于担保的一种方式。自然的,有担保行为就会有担保标的物,那么,动产质权标的物的条件是什么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动产质权标的物三条件

  一、动产质权标的物三条件

  动产质权一般有两个条件:

  第一,须为可让与的且法律不禁止流通的动产。性质上不能让与的财产,或者虽从其性质上可让与但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不能为动产质权的标的物。这是因为动产质权为变价权,以不能让与的动产为质物的,质权人无法实现其权利,不能以质物的变价受偿。

  第二,须为特定的动产。动产质权的标的物只能是特定的动产,而不能是不特定的物。对于种类物、可代替物,只有在其特定化后,才可成为质权的标的物。例如金钱,若将一定数额的金钱包封或者专门存放于一定地方(如专用的保险箱)即将其特定化,也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物。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二、动产质押与动产抵押的区别是什么

  1、抵押物不移转占有;质物必须移转占有。

  2、当事人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必办理质押登记的,质押合同自质物交付之日起生效。

  3、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物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的所得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或依法拍卖、变卖质物清偿债权。

  三、动产质押登记是如何规定的

  (一)申请人须使用标准A4纸张、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登记书。

  (二)申请人应当保证其所提供的材料及信息真实有效。登记书内容应当与抵押合同以及主合同相关内容一致。

  (三)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下列动产不得抵押:

  1、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2、所权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3、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规定,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四百零三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四百零四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第四百零五条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动产质权标的物三条件的相关知识,这里动产质权的标的物只能是特定的动产,而不能是不特定的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