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管辖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02 10:16
人浏览
导读:

由于物业管理着小区的安全和公共设施等,所以常常会和业主发生相关的纠纷。一般发生纠纷会先协商解决,无法解决的会进行诉讼。那么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管辖原则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管辖原则

  一、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管辖原则

  确定物业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是正确审理此类案件的前提。

  1、物业管理纠纷的管辖问题,应以物业管理纠纷的具体类型来确定。因物业管理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目前当事人一般都在物业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并把物业所在地作为业主或使用人的住所地,而有些受诉法院也未分清物业管理纠纷的不同类型而予以受理。

  2、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起侵权之诉的,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因物业管理合同产生的合同纠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物业管理纠纷虽是因不动产的管理引起的纠纷,但其不属于不动产纠纷,不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物业管理合同约定造成另一方损害,发生违约与侵权竞合的,另一方可以选择提起违约之诉或者侵权之诉,由法院根据诉讼性质依法确定管辖。

  二、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强房管部门监管以及相关政策引导。在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部门房管局的物业科为主,要从源头上减少物业合同纠纷的数量,物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2、成立社区调解组织,调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为依据,对纠纷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

  3、仲裁解决。由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

  4、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司法是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事人在穷尽了所有的解决方式后仍然不能解决纠纷时,可选择诉讼途径。

  三、物业服务合同内容和形式

  1、《民法典》第938条,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的标准和收取办法、维修资金的使用、服务用房的管理和使用、服务期限、服务交接等条款。

  2、物业服务人公开作出的有利于业主的服务承诺,为物业服务合同的组成部分。物业服务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管辖原则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物业管理纠纷的管辖问题,应以物业管理纠纷的具体类型来确定。因物业管理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目前当事人一般都在物业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