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院探视权会怎么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29 19:40
人浏览
导读:

法院探视权会依据实际情形判决,探望权是由不直接享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享有,孩子的实际情况会影响法院判决探望权。探视权并不需要征得孩子同意,如果孩子年满八周岁时,便需要考虑子女的真实意愿。

法院探视权会怎么判

  一、法院探视权会怎么判

  法院探视权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多个方面因素作出判决。法院判决探视权有以下情形:

  1.离婚诉讼中,双方就孩子探视权达成协议,法院可以直接就达成的协议进行判决。

  2.离婚诉讼中,只有一方提及孩子探视权,或者双方都提及,但双方在达不成协议,法院可以根据案情直接进行判决。

  3.双方自愿离婚后或者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视权,一方可以就探视权问题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处理。

  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八周岁以下的儿童明确不愿被另一方探视,可另行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剥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

  二、探视权需要孩子同意吗

  离婚探视孩子一般不需要征求孩子本人同意。但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征得子女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三、探望权的特征是什么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

  3.探望权产生的时间是离婚后。法律快车提醒,离婚前,父母存在着有效的婚姻关系,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孩子,形式探望权的问题还不存在。

  4.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