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新浪微博公开宣传新浪的大众测量客户端,明确了评价合理,是否有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嫌疑

不正当竞争 2020-04-10 10:5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反对经营者出于竞争的目的,违反市场交易中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他人竞争优势的行为。因此,它首先保护的是受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善意经营者的利益,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追求的价值理念是公平竞争。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有:
    (1)、自愿原则:当事人按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业关系,不得强买强卖;
    (2)、平等原则:参加交易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3)、公平原则:参加市场竞争主体按规则行事,不得非法获取竞争优势;
    (4)、诚实信用原则:善意、诚实、恪守信用、不得欺诈;
    (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
    (6)、不滥用竞争权利原则。
  • 什么是反不正当竞争?   形式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类似名称命名的成文法律,除了德国的立法之外。其他的如希腊191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 、奥地利1923年《联邦反不正当竞争法》 、波兰1926年《制止不正当竞争法》和日本1934年《不正当竞争防止法》。
      反不正当竞争是调整企业竞争行为的规范。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经济法的核心。在一些国家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辅助性法和法规在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早使用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第10条规定:“在工业或商业中任何违反诚实习惯的竞争行为都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1896年德国制定了第一个专门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特别法。
      1993年9月2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分5章33条,主要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潍坊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