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杨某,男,与胡某,女,于2001年结婚,并于2007年因女方非法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离婚一年后,女方父母无理要求男方给予赔偿,并胁迫男方与女方父母签订赔偿协议,请问这协议是否生效?作为受害方的男方应以什么名义起诉女方?

离婚 2018-09-02 13: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如何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关于婚姻关系的解除方式有二。
    (一)协议方式,即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即告解除。
    (二)诉讼方式,即一方将另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或调解离婚。对于同居关系案件的解除,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
    (一)》)第五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法律对非法同居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法律对非法同居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同居离婚财产分割假若财产产权所反映的状态,并非为合理或真实的状态,双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产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割。其实,解决纠纷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出现纠纷。如果在同居开始时,双方就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约定,很多日后的纠纷就可以避免
  • 新《婚姻法》规定的过错赔偿制度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必须有违法行为。
      配偶一方有重婚行为,或即使不以夫妻名义但形成婚外同居关系,或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必须有损害事实。
      因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致使婚姻关系破裂,配偶另一方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受到损害。如过错配偶方有通奸、重婚、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另一方肉体上、精神上受到损害的。
      
    3、配偶一方主观上有过错。
      实施违法行为的配偶一方主观上有违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规定的过错。
      
    4、必须有因果关系。
      离婚以及受到的损害,与过错配偶方的通奸、重婚、婚外同居关系、虐待、遗弃、家庭暴力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有请求的一方无过错。
      离婚时的损害赔偿,包括两个方面:
      ⑴物质损害赔偿。
      ⑵精神损害赔偿。
  • 胁迫结婚如何救济?方法有两种:  
    (一)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因受胁迫而申请撤销婚姻的,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当事人本人。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无效或可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二)可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的,应当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1、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  
    2、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该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  结婚应当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被胁迫结婚而建立的婚姻关系就是一场灾难,双方当事人都不会拥有和谐美好的婚姻。结婚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没有谁有权利干涉。而女性因为本身的生理特征,会较多的成为胁迫结婚的被害人。因此如果当你遇到这种情形时,请用上述方法进行救济,并且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根据《婚姻法解释
    (一)》第十条的规定:胁迫,是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因此胁迫结婚有下列几种情形:  
    (一)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二)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同时要注意,胁迫结婚必须是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的意愿,也就是在不自愿的情形下结婚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的积极条件包括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此胁迫结婚的婚姻是可以撤销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杭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