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们公司将招聘人员,公司没有与员工签订合同,进入公司没有给员工发给证书,你怎么能证明自己,在公司里多久?

劳动纠纷 2020-04-28 16:5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企业一定要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未签订的,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期间,应当按月支付二倍工资。
    若用工满一年,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你好!据你所述,回复如下: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四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你2003年2月就到该公司工作,而该公司在2011年8月才与你签订为期5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你可要求公司给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某天你因身体不适上厕所时间较长了一点,公司就以此事为由,要“要处罚你!不要你这样的员工”,这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请问,你违反了上述的那一条规定?公司又是根据哪条哪款来处罚你、辞退你??如果员工因身体不适蹲厕所时间长了一点就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话,那么企业领导不关心员工疾苦,对他们的疾病不闻不问就正确吗?如果说是公司的规章制度有规定,请问公司,你这些规章制度通过公司职工大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吗?又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吗?你的这些规章制度又是否上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因此,我认为,公司没有理由处罚你,而应该关心你;更不能辞退你。
    3、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按照劳动合同的要求,对你的岗位早已有约定,现在公司要把你调换到另一岗位,这是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这必须征得你的同意,如你不愿意,就不能变更。因此,公司在你不愿意的情况下,单方把你调整到另一岗位,是错误的,由此给你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公司全部承担!
    4、现在你与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如果公司强行辞退你,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假如公司没有为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你还可以要求公司为你补缴。 6,你现在千万不能再主动提出辞职,否则,你将得不到赔偿。 建议你在当地请一位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律师帮助你,并及时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该公司的违法行为,也直接可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至到人民法院起诉该公司,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申请仲裁您需要带好身份证明等文件,至于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提供,(如果单位有给您买保险的话)您可以到当地社保局申请调取买社保的记录作为你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
    2、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3、企业法人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与你老板是谁无关。
    4、进行劳动仲裁与法院开庭基本程序差不多,既然是开庭,您当然是本人出面(或者委托您的代理人出面)
    5、目前争议仲裁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情况相同的人的人数在10人以上,可以进行共同诉讼。建议您和您同事二人作为共同申请人向仲裁庭提交申请,看仲裁庭是否合并审理还是分开审理,其实对案件本身没有太多影响。
  • 房屋租赁不签合同的话,租赁期先就不明确了,租赁期限不明确的话,会被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不定期租赁合同的法律后果就是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这样不管是对于承租人或是对于出租人来说,都是不利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宜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