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2年8月27号,我、中介、卖家在我的住所签订购房三方协议,我同时向卖家支付了1万元购房定金,约定在协议签订后40天内签订购房合同。9月4号,卖家要求我赶在9月15号前签订合同。我表示同意。9月6号,卖方到我公司附近,突然告知这个房子上仍有上家户口未迁出,要求我增加几万元,以便他们活动关系迁出户口,我当场拒绝,并告知迁户口是卖方的责任,要求他们尽快迁出。整个过程中介在场。(这期间,我告知卖方有笔定期存款9月16号才能支取出来,所以9月15号签不了合同,卖方考虑后,提议将日期改为9月25号签合同,我同意。)9月24号,我告知卖方、中介由于家庭矛盾,25号不能如约签订合同,卖方表示理解,再约日期。9月27号,我向卖方表示可以再签合同,希望9月30号前签。卖家表示目前在外地,时间不方便,建议10月8号签合同,我提醒对方10月8号协议已经过期,对方表示协议可以延长一天有效期,并发短信进行了确认。10月7号,我联系卖家,要求签合同付首付款时保留3万元尾款(在这之前,中介向双方表示保留1万元尾款),以确保户口迁出,卖家只同意1万3千元作为尾款。未达成一致。10月8号,在双方未就尾款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双方未能签约。卖家表示,如果买家放弃购买,1万元的定金将不予退还。请问,如果要求返还1万元定金,法院会支持吗?

房产纠纷 2018-09-21 18:5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购房定金的支付比例
    从《担保法》中对于定金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购房定金在法律中有明确的条款来规定的,因此购房定金的交纳比例是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按照上述法律的规定,购房认购书中规定的购房定金的比例不应当超过购房款的20%。
    也就是说,购房者如果要买的商品房的价格为100万元,那么认购书中规定的购房定金就不能超过20万元。那么,如果购房定金约定的比例超过了20%该怎么办呢?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中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若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
    也就是说,如果定金支付超出20%,那么超出的部分就不属于定金,也就不适用于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了。因此,购房者在约定定金时一定要注意金额的比例,超出比例的部分是得不到相应保障的,定金当然不是越多越好的。
  • 根据国家建设部的法规:未签订正式合同之前,消费者有权改变主意,有权要求退还所谓的定金,但目前很多房地产发展商手持他们和消费者签订的认购书逼消费者就范,事实上这种认购书大多是不平等条约。
      关于购房定金,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根据此规定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订立认购协议后未能订立购房合同的购房定金都是不退的。因为商品房合同条款不是由开发商单方说了算,必须经购房者同意,就是说购房者也有权利提条件,交易的双方是对等的。
    既然是因为双方的原因不能达成一致,实质上就是开发商的条件购房者不答应,而购房者的条件开发商也不答应,所以既不能归责于购房者一方,也不能归责于开发商一方,自然是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了。
      所以,在合同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未能签订购房合同,并不是购房者单方面的责任,房地产公司也有责任,购房者并未违约。对此,法律人士提醒购房者注意:如果是因为购房者没有按照认购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去签约,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而如果是因为对商品房合同及补充协议内容(以上内容认购协议中没有约定)难以达成一致,而未能签约的,卖方应把定金全数返还买方。
    当然,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注意收集在认购协议约定的时间、地点,曾有去签约的行为的证据,因为打官司讲究的是证据。
  • 在下列情况中的房屋买卖定金,购房者是可以要求返还的:
    1、如因开发商原因致双方在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内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例如开发商将约定房屋出售给第三方等,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
    2、如因购房者原因在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内双方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例如购房者放弃购买约定房屋等,购房者将损失定金;
    3、在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内经购房者与开发商协商,双方对《商品房买卖合同》具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的,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退还已交纳的定金;
    4、如果开发商销售未具备销售条件的房屋,即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销售不具备使用条件的现房,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并要求开发商支付相应的利息损失。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