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2年5月31日18时19分,当事人(吴)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沿公路自东往西方向行驶,途径某路段时,与同向行驶由(许)驾驶的动力拼装自行车发生相碰撞,造成当事人(许)受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的交通事故。且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吴)驾车逃离现场。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书中,当事人(吴)负全部责任,当事人(许)无责任。当事人(许)当时是跌坐在地上的,所以造成(许)第1腰椎棘突裂,第4腰椎棘突出位。而当事人(吴)发生事故后由于害怕逃离现场,被人开车追上去劝回事故现场,(吴)逃离现场到回到现场没有15分钟的时间。请问当事人(吴)算肇事逃逸吗?需要拘留吗?

交通事故 2018-10-03 07:0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 交通事故赔款没钱、法院执行一次了拘留15天、下次不会再执行拘留,因为一事不二罚原则。除非有其他原因或者情形出现。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处罚。
    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拘留最长期限为20日以内;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
    一、《治安处罚法》第十六条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1、刑事拘留时间为三日以内;
    2、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3、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安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