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员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到其他单位上班领取工资,有该员工领取了其他单位的工资凭证,请问,企业可否停止该员工的工伤待遇,或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拒绝支付一次性的就业补助金。

劳动纠纷 2018-10-12 12:1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工伤赔偿须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三个必经阶段。很多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还往往需要劳动关系的认定。
    工伤赔偿的种类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若因工致残,还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因工死亡,还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 非工伤医疗期的工资怎么计算:  
    1、病假工资  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内:  
    (1)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  
    (3)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6年且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患病休假在六6个月以上:  
    (1)连续工龄1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40%计发;  
    (2)连续工龄≥1年且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  
    (3)连续工龄≥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60%计发。  
    2、疾病救济费:患病停工6个月以上的职工,如领取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40%者,应按40%的标准计发,但不能高于该职工月工资。  
    (1)连续工龄1年者,疾病救济费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40%计发;  
    (2)连续工龄≥1年且3年者,疾病救济费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
    (3)连续工龄≥3年者,疾病救济费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60%计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宜昌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