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与对方欠款纠纷,现已执行对方名下企业的财产(含土地、房产、机器设备),因二次流拍本人已申请以物抵债,但因拍卖财产原来在银行作过抵押货款,以致法院无法下达以物抵债裁定,我应该怎么办?我想尽快接手企业继续生产

案件执行 2018-10-28 20:4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贷款后,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信贷经理,还有个重要任务便是催款。若是由他们经手的贷款最终以“以资抵债”收场,这在其职业生涯里,将是个重大污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际,他们不会走拍卖资产这步棋。
    往往在逾期还款初期,便用软硬并济的催收方式,将危险苗头扼杀在萌芽中。若是电话催收无果,他们还会上门催收,尽量给房主施加压力。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味地不知进退,若是你实在还款困难,他们会与你协商还款,延长还款时间,并重新签署协议。
    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展期最长可获得3年。

  • 1、司法拍卖过程中,债权人对拍卖标的有意向购买的,应在处置过程中向法院提出要求,将对该标的物行使优先购买权。
    2、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优先于第三人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民商法上较为重要的一项制度。
    3、优先购买权的公平价值法律制度的内在理念之一是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物权转让中,较之于第三人,先买权人更易受到出卖人任意处分出卖物所带来的侵害,影响其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为了维护先买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出卖人与第三人的交易自由进行适当的限制是必要而适当的。同时优先购买权行使条件为同等条件,且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因而对出卖人利益并未造成实质损害。因而我们认为,优先购买权制度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满足了社会主体在民商事领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合乎社会需求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次拍卖所定的保留价接受拍卖财产的,应当将该财产交其抵债。”同时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第二次拍卖仍流拍的动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将其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抵债。
    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并将该动产退还被执行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潮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