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在2012年11月份用房产在农村信用社为朋友的公司担保了120万的承兑贷款。朋友是公司的股东,占40%的股份。03年到期后朋友无力偿还,而且联系不到。我自己还了这笔承兑贷款。现在朋友出现了,但他不承认这笔贷款。我们没有欠条,也没有和朋友或他的公司签订任何合同。我该怎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在2012年11月份用房产在农村信用社为朋友的公司担保了120万的承兑贷款。03年到期后朋友无力偿还,我们没有欠条

债权债务 2019-06-04 02:0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企业签订抵押贷款合同应注意事项:
    1、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2、明确抵押合同是主合同(借款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时,抵押合同也无效。目前我国法律是禁止企业间进行借款的,而对个人之间借款没有此规定,故在签订抵押合同时要特别注意主合同的有效性。
    3、抵押合同中不能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没有清偿债务能力时,就将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所有”。此约定没有法律效力。
    4、用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财产比如房产、土地、汽车等作抵押物的,应向有关部门申请抵押登记,不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抵押合同不生效;用其他财产作抵押物的,可以自愿向公证部门申请抵押登记,并且只有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的,才有对抗第三人(抵押合同以外的人)的效力。
    5、注意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法定部门。仅仅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以车辆、船舶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以企业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以“公司”的名义买房贷款可以的,这里面的购房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的团体法人,只要附条件都是可以的。不过公司买房不管买什么房子都视为商业用房,贷款的额度一般在房价款的50%,但利率要上幅10%,不过外资公司在国内只能买一套房子。
    2、公司买房贷款和普通的购房者差不多,条件如下:
    (1)带公章和法人章,签订合同;
    (2)签订合同的时候开始办理贷款,由于是以公司的名义,所以相对来说麻烦点,可能要提供流水或者其他的证明企业运营状况况的文件,这个贷款你可以找业务比较熟的银行办理;
    (3)签订完合同大约最晚20天-1个月左右就可以放款了。
  • 很多贷款无力偿还的朋友,肯定是因为当时有困难,由于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贷款不能按时偿还,如果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处理的办理有以下几点:  
    1、求助亲朋好友。  如果确实是很急切的话,可以找亲朋好友进行还款,等待资金回转了再把钱还给亲朋好友,不过,如果是数目比较大的话,那估计跟亲朋好友借也是填补不了这个缺口,不过,一般来说,分期付款的额度是不会太大的,因此,一般情况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  
    2、申请展期。  如果个人贷款无力偿还,首先要跟银行的信贷经理沟通好,并说明原因,一定要态度诚恳,那么信贷经理有可能会宽限一段时间,不过,这并不是长久的办法,如果到期还是不能还款的话,就会被视作违约,征信记录也会有污点。不过根据银行的规定,只要两年内连续逾期不超三个月,及累计逾期不及六次,那么对于贷款还不会有负面影响。因此,大家要把握好时间申请展期,只要申请人的还款记录良好,而且是事出有因便可以向银行申请展期。不过有的银行是不允许的,因此大家要提前咨询一下银行。  
    3、巧用信用卡还款。  一般来说,信用卡的钱还贷款分期也是足够了的,如果借款人的资金周转不过来,那么可以借用信用卡还款。
  • 目前农村信用社(有的地方叫商行)贷款主要如下的三种、详情你再问问当地信用社:  
    1、三联保贷款  三个经营的经济实体以自己的工商证为联接,相互担保,向银行贷款;  贷款手续需要:提供各自的身份证明、户口本、结婚证、工商证、税务证、资金流水、经营状况及其他相关证明,还款人为各营业负责人;  
    2、抵押贷款  以不动产作抵押贷款,即以房产(地产)抵押、以经营的企业(工商执照)为贷款人申请贷款。  贷款手续需要:贷款人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户口本、结婚证、房权证、土地证(或复印件)、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收入证明、银行的资金流水、房屋的评估报告;  
    3、二手房按揭贷款  买的是二手房,需要以刚买的房产抵押,自己为贷款人申请按揭贷款。  贷款手续需要:买卖夫妻双方身份证明、户口本、结婚证、房权证、土地证(或复印件)、买卖合同、契税票、评估报告、买方夫妻收入证明和无房证明。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鹰潭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