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乙向甲借款十万元,期限一年2010年6月起,每月支付利息三千元已支付九个月利息27000元,直到2012年4还欠利息39000元本金十万合计139000元,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乙归还欠款,乙要求甲退回之前付息中高出的那部分利息(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为依据)已付出的利息要退还吗?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乙归还欠款,乙要求甲退回之前付息中高出的那部分利息(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为依据)已付出的利息要退还吗?

诉讼 2019-05-14 12:5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属于直接融资,而银行借贷则属于间接融资。其主要特点是手续简便,但利息较高,因此俗称高利贷。
    rn《合同法》作出了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司法解释则具体规定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意味着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内协商。
    由此可归纳为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以内的属于合法利率,超过4倍的,属于高利贷,而高利贷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 通常信用卡透支一次性还款,在还款日之前还款不需要利息,如果取现是按照万分之五利息,分期付款不需要利息,收取手续费,最低还款需要利息,按照万分之五利息。
    信用卡提现额度:
    通常信用卡是有一个固定额度和一个取现额度,而取现额度是按照信用卡额度的50%进行配置的。
    信用卡透支取现,除了取现手续费外(取现金额的
    0.5%计收,最少2元),从取现当天开始算,每天还会收取现金额万分之五的利息,每天每卡最高取2000元,累计取现不超过信用卡额度的一半。
  • 银行贷款现在主要有两种贷款的方式,一种是抵押贷款,另一种信用贷款,但是想要办理抵押贷款的人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抵押贷款利息高不高呢?
    相比较信用贷款利息来说,抵押贷款利息是要低一些的,但是信用贷款的贷款更加方便,抵押贷款利息的高低只能是相对来说,不能直接说他高或者说他低,抵押贷款利息相对于信用贷款利息来说是低的,但是,相对于银行的活期利息和定期利息来说,那抵押贷款利息是要高很多的,活期利息的年利率是百分之
    0.35,银行定期的各阶段的利息是三个月利息是百分之
    2.35,半年利息是百分之
    2.55,一年利息是百分之
    2.75,二年的利息是百分之
    3.35,三年的利息是百分之
    4.00,五年的利息是百分之
    4.25。
    但是抵押贷款利息仅最短期的贷款利率就是百分之
    5.60,比起银行定期存款的五年的利息都要高,银行贷款的利息最高的是贷款六年以上是百分之
    6.15,所以相对于银行活期利息和定期利息来说那是很高的。但是,相对于银行的信用贷款的利息来说就要低一点了,只能说利息的高低不是衡量贷款的好坏,抵押贷款利息比信用贷款低是因为抵押贷款办理相对信用贷款复杂,信用贷款的办理就是相对简单的了,至于抵押贷款利息高或者低,主要看贷款人的情况。
  • 民间借贷如何起诉?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滨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