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赶集网上接触了一份兼职,网购刷信誉,总感觉被骗了,四个任务单就刷了3360,说还要再刷一单1200的激活系统才能返还本金和佣金,收款方是深圳市龙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宝转账的。请问律师我是被骗了吗?网购刷信誉,总感觉被骗了,说还要再刷一单1200的激活系统才能返还本金和佣金,请问律师我是被骗了吗?

继承 2019-05-18 19:2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网络兼职怎样避免上当受骗?第一,既然网上找兼职容易被骗,避免被骗的直接方法就是不在网上找兼职。而是通过朋友或者同学的推荐或者介绍做兼职。
    第二,尽量找正规的大公司做兼职,所谓的正规的大公司就是比较出名的大公司,比如说苏宁、康师傅、海信等。
    第三,既然选择在网上找兼职了,找到合适的之后,一定要打电话咨询一下,问问是不是网上写的工作,公司的具体地点在哪,需不需要额外在交钱。
    第四,一定要亲自验证网上的兼职信息:在网上是否能够找到该公司的相关信息,是否属实。
    不属实坚决不去。
    第五,女生第一次去不要一个人。看到实际状况与事实不符一定不要停留,立马走人。到了地方要主动寻找和自己一样的求职者,是了解情况,也是达成默契伙伴。
  • 揭露兼职诈骗常用手段:
    1.工作轻松,高报酬:骗子首先会打出一天在家上上网就能轻轻松松赚好几百的诱人价码,以诱骗那些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人,总是会有人禁不住高薪又轻松的诱惑而被骗。
    2.保证金,押金:有的骗子在你做之前会叫你交保证金或者押金,正规的代刷平台是不会交押金啊保证金之类的,但是要交一定的入会费的,入会费一般在50元左右,要你交上百甚至更多的你就要小心了,肯定是骗人的。
    正规的代刷平台是不会后续再叫你交纳任何费用的,会费是永久的!
    3.流动资金,卡单:骗子会要求你有自己的可流动资金,用以购买商品。他们会叫你用自己的钱先付款,然后再将购买商品的钱款和你的佣金打给你。
    但等你付完款之后呢?有如下几种可能:一,他们直接消失,把你拉黑。二,一直借故拖延要你再做几单一起返还。三,借口卡单,借口没收到账款要你重新拍
    4.确认收货,虚拟:
  • 被骗后如果自己无法追回来最好是报警,有当地警察和网警配合调查,抓到人后可以要求民事索赔,钱或许能追回来。网络警察比较熟悉网上的一些东西,在处理网络诈骗上,相对普通警察来说能找到更多的线索和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6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责。即此而言,目前正在从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的人民警察当称之为“网络警察”。
    网络警察的出现是网络安全发展的结果,面对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警察必须担负起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这就要求网络警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
    只有这样,网络警察才能对付日益猖撅的网络犯罪,才能真正胜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 关于《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因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
    在1997年新《刑法》实施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18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于个人诈骗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定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和20万元以上”。
    对于单位犯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和诈骗数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分别适用量刑。该司法解释中确定的诈骗罪量刑数额标准,一直到2011年4月8日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所取代。
    (以下简称联合司法解释)在1997年刑法实施后至今,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迁,《刑法》又陆续进行了多次修订。同时各种新型的诈骗活动猖獗,特别是利用电信、互联网、银行卡等相结合的诈骗团伙案件增多,此类案件涉及受害人众多,受害人、犯罪分子和作案工具都可能存在跨省、跨境甚至跨越国界的现象,社会影响恶劣。
    为适应新的形势,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了上述联合司法解释。
    联合司法解释中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第二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该联合司法解释还例举了包括“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等5种依法“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深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