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妻妹,田某,2017年2月初被一个网络销售手机公司招工销售手机,她交了3000元压金,就去销售公司上班,每周统一工作五天,其他时间也可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家里的计算机办理销售业务。公司告知与田某一样被招聘的十几名销售人员,公司经营方式及销售方法:销售员利用网络群发消息,通知购买手机的用户,中奖了,需要手机市面价格的一部分钱就能购买手机;公司销售的手机比市面价格低很多,但是,这是公司的销售手段,公司后面提供其他服务赚钱。销售员每销售一台手机,提成约10%。到3月19日田某共销售总额约5万元,得到提成约5000元。但是,这天公安机关查处该网络销售公司以中奖的名义销售假冒伪劣手机,骗取手机用户的金钱,将田某及其他几名销售人员以诈骗罪进行刑事拘留,立案调查。请问,田某能构成诈骗罪么?

消费者维权 2018-12-26 14:0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按实际情况,民间借贷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属于诈骗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因此,如果是恶意不还,属于欺骗的话,个人认为是属于诈骗的。
  •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牟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p2p借贷是一种网络贷款服务平台,若当事人在p2p借贷上实施诈骗行为的,也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鄂尔多斯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