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律师,在微信里的麻将群,一个女人加我微信,我们接触过一段时间后发生关系。在5月份她提出来和我结婚。因为我也农村的,年纪也不小了,就这样我答应她了。她说自己家里条件有多么的好,有多少家产,我就心动了。当时我家在市里有一个房子。他说不住我的,把我的卖了去她那个住,结果房子卖了后,提出来照相,买三金,买衣服钱等陆续从我家钱,经过细算她花的钱是7.2万,不算损失和吃喝费用。没有彩礼钱,只是有4万买三金钱。1.5万分三次拿的,她骗我说打官司的钱,1万买衣服钱,5000元买手机的,还有一部分钱她自用了。五月份骗我说她有病了,就很少联系。在7月份我知道被骗后,找她却不回来,怕我报警,答应给我退钱,直到现在也没有给我。在今天下午,我和我家人去了她家,她父母表示不知道此事,不管。这个女人不在家,说等他们联系上她家孩子后,回来给我答复。通过她家人知道,这个女人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真是名字和她说的名字不符合,而且还有两个孩子,当时只是跟我说一个女孩。手机有我跟她的录音,答应给我退钱了,在这两个月给我退钱的同时,她还找别的男人给我打电话,说是她哥,跟我见面谈过一次,也答应给我了。每次从我家里拿钱的时候,我还有朋友在场,拿多少钱,都干什么了,我有一个朋友都知道。我想问下律师,现在我知道她的真实情况,我可以起诉她么?这次事我家一共花费了13万,而且父母出去干活,她也不让,而且被人笑话了。如果打官司,我有录音。有人证,结婚照也有,能赢么?一些损失费用她承担么?

离婚 2018-12-28 22:2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你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称《婚姻法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由于双方没有办理结婚证,属于同居关系,原则上应该退还彩礼。
      同时,由于双方属于同居关系,婚姻法不支持也不鼓励,不在法律调解的范围内。这是双方对自己生活状况的选择。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为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因同居关系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同时,根据《婚姻法解释》第10条第3款规定,判决返还彩礼应当以给付人因给付彩礼造成生活困难为前提。生活困难,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这种困难是一种绝对困难。确实生活困难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给付人为缔结婚姻,全家共同举债,致使家庭背负债务较多;
      
    (2)家庭成员没有固定收入;
      
    (3)家庭成员中重大疾病;
      
    (4)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按照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给付人对自己生活困难的事由负有举证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法释[2003]19号) 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你说的情况属于
    (一)的情形,依法应当退还;女方陪嫁属于个人财产,男方应当退还。
  • 1,《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2,彩礼返还额度应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给付方的经济状况以及过错责任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全部或部分返还。宴请费用未实际取得不能返还。恋爱期间为表达感情而馈赠对方的小额财物,属赠与关系,不在彩礼之列,不得请求返还。小额的认定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当事人的经济能力等条件综合判断。以上答复,如果满意,敬请采纳。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济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