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遗嘱什么时候失效

立遗嘱 2022-12-07 20:3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遗嘱在遗嘱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是伪造或被篡改的了的时候失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遗嘱无效,遗嘱无效的应当按照法定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 遗嘱失效的情形主要为:

    1、遗嘱人再此之后又立了新遗嘱;

    2、遗嘱被撤销;

    3、遗嘱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遗嘱中处分的不是被继承人的财产;

    5、遗嘱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遗嘱内容违法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 遗嘱并未规定失效时间,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未对遗嘱的失效时间做出明确规定,其遗嘱在继承开始生效之后是一致具有法律效力的,并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导致其失效。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天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