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父亲1年前在重庆汇邦知识产权申请了,小河台中蜂绿色农场商标。在申请过程中,又让我们申请了两个商标。但是在前几天说我们的第一个小河台商标没有通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公司我们申请过程中有可能被驳回。导致我们后面两个商标作废。而且我父亲已经70岁的老年人了。现在我父亲天天生气。本来他身体就不好。我该怎么办。那家公司现在不认。我父亲1年前在重庆汇邦知识产权申请了,而且我父亲已经70岁的老年人了。我该怎么办。

知识产权 2019-05-14 16:1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申请知识产权专利费用:申请费  申请费的缴纳期限是自申请日起算两个月内。与申请费同时缴纳的费用还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要求优先权的,应同时缴纳优先权要求费。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缴足的,专利申请将视为撤回。  说明书(包括附图)页数超过30页或者权利要求超过10项时,需要缴纳申请附加费,金额以超出页数或者项数计算。  优先权要求费的费用金额以要求优先权的项数计算。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缴足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申请人要求实质审查的,应提交实质审查请求书,并缴纳实质审查费。实质审查费的缴纳期限是自申请日(有优先权要求的,自最早的优先权日)起三年内。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缴足的,专利申请视为撤回。  专利费用的减缓  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缴纳专利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请求减缓。可以减缓的费用包括五种:申请费(其中印刷费、附加费不予减缓)、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复审费、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的年费。
    其他费用不予减缓。请求减缓专利费用的,应当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如实填写经济收入状况,必要时还应附具有关证明文件。  在中国,专利有三种类型,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在香港叫做新样式,但在部分发达国家不存在实用新专利一说)和发明专利。
    根据自己对产品的保护要点进行选择保护方式。  如果需要保护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以及三者的结合,就要申请外观专利。申请外观的产品必须是立体产品。  如果需要保护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一般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如果产品的创造性和新型性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即申请发明专利。同时生产加工制造某种产品的方法或者配方只能申请发明专利。  要判断专利的类型,最好委托代理公司,由其专利代理人对其进行专业的分类。
      保护期限:  各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同。最短有5年以下的,如伊朗、委内瑞拉等。大部分国家规定在10~20年之间,如英国为16年,美国为授权后保护14年,联邦德国为18年,法国为20年。
    还有的国家规定了几个期限,申请人可以自行选择,如阿根廷、智利等。期限开始的时间,有的国家规定从提出申请之日起算,有的国家规定从授予专利权之日起算。中国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都自申请日起计算。
  • 商标可以不注册,你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名字,但是你不注册,别人注册了,你就不可以使用这个名字了,甚至可能侵犯到别人的权利,商标申请要不了多少钱的,不要为了省下一点钱 ,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做产品就最好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商标。
  • 如果商标被驳回,商标总局会下达《商标驳回通知书》,申请人首先应当看驳回的理由是什么,再考虑是否做驳回复审。  如果申请人的商标被驳回的原因是,与他人在先申请的商标相同。
    那驳回复审的成功率几乎为0。如果在先申请人确实系抢注,那也应当将在先申请人的商标申请异议或争议处理,才有必要做驳回复审。所以对于这种原因被驳回的商标,不建议再做驳回复审。
      如果申请人的商标被驳回的原因是违反某强制性规定。则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由于商标审查员很多,商标规则也有其自的局限性,且审查员也有主观性,因此有的商标被驳回是有必要做驳回复审的。
      在认定可以做驳回复审时,应当可以举出大量的类似案例。如:被驳回的原因是由于具有显著性,那就应当将类似的商标在多个类别被批准的案例一一列出,将二者的共性与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 商标侵权(TRADEMARKINFRINGEMENT)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你这明显是相近和相似属于侵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