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和在职申请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我不去上班,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和在职申请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我不去上班,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和在职申请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吗?直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吗?

仲裁 2019-04-04 06:5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果你是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持相关的劳动合同、工作证明、工资单据等证据材料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然后根据仲裁结果到法院申请执行对方的财产。如果您是与老板个人建立的雇佣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可以持身份证、起诉书、合同、工作证明、工资单据等材料到法院起诉解决,然后根据法院的判决申请执行单位的财产。
    如果单位的财产被拍卖、变卖,员工的工资应该予以优先支付的。
  •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向相应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辖是指不同级别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分工。目前县、市、直辖市普遍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部分省、自治区也相应地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在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大部分都由当地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方面的分工。如果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即向职工发放工资的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受理。
  •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等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二、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并且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一般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收到裁决书15天内可以起诉到法院;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需要的材料
    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提交正本一份,并按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联系电话、确认无误的通讯地址;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
    (2)具体仲裁请求及金额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仲裁申请书由申请人本人签名(如有代笔人需注明,并由本人印上指印)。
    2、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劳动者作为申请人:
    (1)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并要带《居民身份证》原件在提交材料时核对;
    (2)如委托代理人代为仲裁,需提交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写明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
    委托权限如果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调)解的,委托人必须逐项列明;
    (3)被申请人为企业的,提供注册登记资料原件一份(属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可到登记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询;属事业单位的可到登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心查询;其它性质的可到其登记管理机关查询)。

    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
    (1)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
    (2)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3)授权委托书;
    (4)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3、双方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有关证明,其他有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及证据清单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提交正本一份,并按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二、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条件
    1、符合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2、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
    3、符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时效规定;
    4、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和相应证据材料齐备并符合要求。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固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