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公司法人是我,实际经营者是别人的实际经营者,不支付工资的员工起诉我和实际经营者的工资应该承担吗?

讨薪 2023-06-10 07:1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个人雇佣关系拖欠工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劳动报酬。
    我国法律规定,个人雇佣关系建立后,雇主不按约定支付报酬给雇员的,雇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劳动报酬。存在雇佣关系的雇主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应先由其协商处理,达成协议的按照协议履行。
    达成协议后雇主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该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提起劳动诉讼。
    个人雇佣关系拖欠工资属于劳务欠款,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建议直接向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
    个人雇佣关系拖欠工资属于劳务欠款,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建议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注意诉讼时效,尽早起诉,操作可以如下:
    1、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2、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为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纠纷。
    3、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已经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劳动者依据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申请支付令被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4、企业合并、分立、上市等改制引发争议。
    5、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加付赔偿金义务。
    6、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者仲裁裁决,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7、法院受理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对增加的诉讼请求,属于直接起诉。
  • 拖欠员工工资找法人。法人是代表公司行使诉讼权利的,但如果以拖欠工资起诉的,应当起诉公司,由法人代表出庭,参与诉讼。但是一般法人也并无权利对公司进行决策。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庆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