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工伤鉴定需要什么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

工伤索赔 2023-08-29 08:0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工伤鉴定的流程如下:
    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鉴定结果直接决定工伤赔偿结果,工伤鉴定流程如下:
    1、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时间),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提交工伤鉴定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法律依据:《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资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4、专家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视伤情程度从医疗卫生组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 工伤鉴定 需要下列手续: 先由单位或者 工伤 职工一方依法向 社保 行政部门申请 工伤认定 ,提交所需的申请材料; 然后由 社会保险 行政部门受理; 再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最后及时书面通知单位和工伤职工,并抄送工伤认定决定书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工伤鉴定的具体流程:
    1、由单位向当地的社保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
    2、由社保行政部门予以受理,进行审查;
    3、及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书面通知单位与工伤职工。法律依据:工伤鉴定的具体流程:
    1、由单位向当地的社保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
    2、由社保行政部门予以受理,进行审查;
    3、及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书面通知单位与工伤职工。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柳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