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7.05.19我老公在浙江做事,是一个管理人员,因为经理时常针对,所以打算4月份辞职,老板不同意,就留到5月22号,因为经理很多亲戚都是线下员工,所以很难管理,动不动就为难我老公,还想打架,就今天,因为货物不均匀,一个经理女员工抱怨,还和我老公动了俩次手,第3次我老公回了下,就把那女员工推到后面玻璃上去了,弄到手还有额头,她家亲戚5个人打我老公一个人,打伤了头和腰,到医院检查说是没事,但腰和头还是会痛,可医院又说没问题,当时报警了,警察后来说我老公没事,还得赔1000给那女员工,所以我想问下,这算工伤吗?我老公伤到头和腰由谁来负责,如果以后有后遗症呢?那员工的1000该由我老公出是一个管理人员,老板不同意,还是会痛,可医院又说没问题,警察后来说我老公没事,这算工伤吗?

劳动纠纷 2019-05-30 10:4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工伤后老板不赔偿,建议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人社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工伤维权程序比较多,如果自己不熟悉,最好委托律师代理。
  • 不属于故意伤害罪,混合过错,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 1、你好,你咨询的是社保的问题,你已经工作了十一年,你与公司的劳动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
    2、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用人单位不给你交社保的行为显然也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你补缴。
    3、如果用人单位拒不补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4、因此,你可以及时向当地的社保局投诉,由社保局责令用人单位为你补缴拖欠的保险。
    5、用人单位仍不补缴的,社保局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来督促用人单位为你及时补缴。
    6、因用人单位的没有为你缴纳保险而致使你在生病后不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对于医疗费不能报销,因此,你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你的医疗费的。
    7、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你的医疗费的问题,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市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