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想问一下非法占有他人个人财产多少构成犯罪有一个人用欺骗的方式获得我的个人财产并承诺归还但是现在非法占有拒绝归还构成诈骗么??而且现在不在一个地区怎么解决谢谢

合同纠纷 2019-04-03 18:1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以下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定罪金额多少的解答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者是侵犯财产罪中的重要犯罪类型,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在主体、主观故意上也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的不同。盗窃罪的关键在于秘密窃取,属于秘行犯,在客观上是以秘密方式实施的,应该注意的是,“秘密”是特定的、主观的,只要是相对于财产所有人或保管人来说有隐藏性的行为或者行为人自认为采取了隐藏性的行为,都是秘密窃取。
    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使受害人信以为真、陷于错误,从而“自愿”实施处分行为,使财物转移。
  • 按实际情况,民间借贷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属于诈骗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因此,如果是恶意不还,属于欺骗的话,个人认为是属于诈骗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可克达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