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十年前买房时,房子总价30万,首付15万,现在市值假设150万,还有5万贷款没还,现在离婚,增值比例怎么算?首付计算在增值比例里吗十年前买房时,房子总价30万,首付15万,还有5万贷款没还,增值比例怎么算?首付计算在增值比例里吗

离婚 2019-06-01 14:3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夫妻共同贷款买房处理分两种情况:
    1.如果离婚夫妻事先有约定的话,按事先约定协议进行办理就可以了;
    2.但是如果离婚夫妻没有约定的话,夫妻婚后以双方的名义购买并办理了房屋按揭贷款的房屋房地产,房屋产权登记在个人或双方名下,婚后由夫妻双方偿还按揭贷款的情况。如果夫妻双方没有特别的房产分配约定,那么该房屋房产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未偿还给银行的房屋按揭款为共同债务。
  • 婚前按揭买房,离婚有贷款的房屋分割如下: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婚后取得房产证,此情形下的按揭房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在婚前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买房,婚后取得的产权证是对婚前买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仅仅因为产权证婚后取得而认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将出现一方完全没有出资却仅仅因为结婚而成为房屋共有人的现象。这一结果有违公平原则。
  • 假离婚买房似乎已经是一个见惯不怪的事情了。可是一般的假离婚买房究竟有多少可行性?如何能够尽量避免各种风险,又能够有效的避开限购限贷等限制,获得最优的优惠。一般性离婚买房步骤:第一,去中国人民银行拉征信记录,确定一方名下没有贷款记录。第二,去民政局办理离婚。第三,去房管局办理房产证更名。第四,购买新的房子,等待银行放款。第五,放款以后复婚。那么既然是离婚攻略,当然是要做到面面俱到,顺利离婚买房以后复婚了。于是,下面的几个问题大家就不得不看了!这些都是集大众智慧的结晶!值得收藏的攻略贴。Q
    1.现有的房子本身就有两个人的名字,怎么区分离婚过户后,老婆名下没有贷款记录呢?回答:决定走这一步的时候就去中国人民银行拉过征信记录了,确定我名下没有贷款记录才走这一步的。分析:买房时,是分主借款人、副借款人的。离婚前,一定要先去银行拉征信记录,如果名下有贷款记录,即使离婚也算二套房哦!Q
    2.离异女性,开具超过1W的收入证明风险有哪些?回答:月收入一万,银行一看你的单位,岗位就知道真假。况且离婚的话对二套房认定没有多大影响。如果单位真敢开超过万元的月收入,先不说税务部门到时候会不会查。到时候你拿着超高月收入的工资证明,向公司追讨所少交的五险一金,你们公司就很麻烦。公司还真敢开这个证明啊。分析:银行对于离异女性收入超过1W的审核非常严格,基本已经到了需要拉你银行工资流水的地步了。如此一来,只敲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就失去了意义。一般单位也怕有风险,所以不轻易开具那么高的收入证明。Q
    3.如果银行看了你的收入证明觉得无效怎么办?有人现身说法了!回答:银行就是这样的,看你各项指标都符合的,最后就要你拉流水。我有两套房子,然后拿其中一套去抵押贷款,结果银行让我打流水。我有钱给朋友吃利息的把流水拉出来很可观内,给银行,银行说,无效,里面有几笔银期转账。然后都是同一个人同样的金额来回的。给人吃利息,每天回的利息自然是等额的。然后一出门,中介的电话就来了,只要3—5%的回扣包贷出来。这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正儿八经人的贷款被不走正路的人给贷走了。愿意付这个中介费的人也许根本不在乎贷款还不还的起,为了燃眉之急,反而增加了银行风险。最可恨的是贷款中介公司的电话能追你打1-2年,现在时不时还有个电话过来,贷款要不要考虑一下。Q
    4.离异女性最高能贷款的年纪是多大?一般常规意义上女性最高能贷款到的年纪是55岁,如果要贷款30年,起码得保证你的年纪在25岁左右。一般离异的女性都不止这个年纪,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贷款年限需要缩短。回答:银行其实没有斑斑说的这么严格哦!30年一般都可以通过的,还有收入证明其实花点钱,也可以做出来的。
  • 协议离婚时,贷款买房尚未还清时:
    一,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二,如果不能协商一致,起诉后法院也不会判决。因为贷款涉及夫妻之外的第三方。既然有贷款,房子也就没有完全的产权。可以在取得产权后,另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一条 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宁波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