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单位养老保险给缴了四年,2016年从此单位辞职了。2018年我在此单位的养老保险补缴了2017年跟2018年的两年养老保险。补缴时我是用个人的补缴养老保险。那以后我一直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了。请问退休之后我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跟在职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开支的余额会不会不一样呢我单位养老保险给缴了四年,那以后我一直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了。请问退休之后我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跟在职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开支的余额会不会不一样呢

保险纠纷 2019-04-20 16:1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补缴养老保险申请流程如下:  
    1、个人应填写补缴承诺书和申办单,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向存档机构提出补缴申请。  
    2、存档机构应于每月25日前初审。通过后,对于补缴时在存档机构正常和非正常缴费的人员要分别填写补缴明细表和汇总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上报所属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审批。  
    3、社保经办机构审批通过后,在系统中录入缴费人员的补缴明细,并生成补缴汇总。与存档机构申报的补缴明细表和补缴汇总表数据核对一致后,转基金收缴财务岗做收款处理。基金收缴财务岗应于每月28日前生成银行扣款信息。审批未通过的,将相关信息反馈存档机构。  
    4、个人应于提交补缴申请的当月28日前将补缴费用足额存入个人扣款账户中。当月审批已通过的补缴于次月1―5日由社保经办机构委托银行扣款。次月18日前财务回款成功后,个人可查询账户情况。未成功的,将相关信息反馈存档机构。由于个人原因造成扣款失败的,个人应按照以上流程重新提出补缴申请。
  • 社保是一种为丧失或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很多参保者,对于社保中个人需要交费多少并清楚,下面来为大家介绍。
    个人保险交多少钱。
    据了解,社保是由五大险种组成的,分别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而当社保缴费基数发生变化,社保缴费额度将同步变化。在五险中,除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外,其他三险参保个人都需缴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用人单位承担8%;
    2、养老保险:个人为8%,用人单位承担12%;
    3、失业保险:个人为1%,用人单位承担2%;
    因此,个人保险缴费比例总和在11%按这一比例计算,如果参保者的工资为每月6000元,那么个人保险一共需要缴纳660元。
    不过,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所以社保的缴费基数是由一定的差异的,具体情况最好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
  • 通常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五险一金的具体办理如下:
    (一)办理情况是:有工作单位的由单位办理,个人提供身份证和照片;
    (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办理转移手续,能随工作带走;
    (三)养老保险转移:如果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就到原单位开据养老保险转移单填写清楚工作单位,(最好拿原调动手续)由原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养老管理部门签章,办理养老保险帐户转移手续,原单位做养老帐户减人处理;再到单位盖章认可,到单位所在地的养老保险部门办理接受养老手续,单位做增人处理;办理了养老保险转移后,单位也为你参加了养老保险,两者完全可以合并计算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养老待遇不受影响!医疗保险的转移基本一样。
    (四)中间失业一般还要按月缴社会保险,也可以中断,看自己的情况了;
    (五)缴费时间可看有关政策。
  • 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同时达到退休年龄,可以领取养老金待遇。很抱歉无法估算未来能拿多少养老金。因为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你退休时所在省(直辖市)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累计缴费年限、历年的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的累计额几个指标综合计算的。鉴于这些指标都是未知数,没有办法测算。只有这些指标都能提供才能精确计算出来。因此只能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知道你拿多少钱。每个人参保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退休工资也是不一样的。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迪庆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