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申请的廉租房?在楼道公共部分但是属于自己家的暖气阀门坏了?水漏到楼下,所以物业强行手动关闭了暖气并且让我自费维修!请问所产生的维修费等等我应该付吗宁夏固原市

损害赔偿 2019-06-10 13:2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公租房又被称为公共租赁房,所谓的公共租赁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产品。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  公租房的特点——租售并举  在租赁5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可以按以综合造价为基准确定的价格购买。购买后可以继承、抵押,不得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因特殊原因需转让的,由政府以购房价加利息回购,再作为公租房流转使用。  公租房的申请条件  
    (一)本市市区城镇常住户口满5年;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三)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  公租房申请所需要的申请材料  
    (一)家庭收入情况证明(需提供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  
    1、在职人员: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或银行发放工资存折;  
    2、退休人员:需提供银行发放养老金存折;  
    3、失业人员:提供领取失业金存折;  
    4、空巢老人家庭:需提供子女收入证明;  
    5、享受遗属补助:需提供遗属补助证明;  
    6、无业、下岗人员:需提供就业证原件,如未办理就业证的需由街道劳动保障所出具有效证明;  
    7、在读高校的子女:需提供学校证明或学生证原件。  
    (二)房产证、公房租赁证等家庭住房状况证明(需提供复印件)。  
    (三)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需提供复印件)。  
    (四)需提交的其他证明(需提供复印件)。  公租房的申请程序  申请人携带上述材料及复印件,直接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住保部门登记,就能进入公租房的轮候范围。  以上就是对于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公租房应该怎样申请问题的介绍和解答。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要租赁便宜的租房却又不知道怎么租,这就需要申请租赁公租房。但是很多人对于怎样进行公租房的申请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咨询律师的帮助。在律师的协助下,公租房的申请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快的解决,就能更好的享受国家的政策优惠。
  • 是否符合条件是申请廉租房的关键,建议可以到当地社区或者街道办咨询了解。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本市特困居民家庭可以申请廉租房:


    1.市民政部门核定的享受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或市政府认定的优抚对象的家庭。


    2.家庭成员具有本市户籍且实际在本市居住,并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


    3.无房户即家庭成员名下不拥有任何形式的房产。

  • 根据我国对租房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即租赁双方签订租房合同后,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一)廉租房的凭证获取体程序:  
    1.登记申请。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租房合同签订后30日内,持有关规定的文件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租房登记备案手续。申请租房登记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书面租房合同;  
    (2)房屋所有权证书;  
    (3)当事人的合法证件;  
    (4)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文件。出租共有房屋,还须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出租委托代管房屋,还须提交委托代管人受权出租的证明。  
    2.主管部门对租房合同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合同主体资格是否合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  
    (2)客体是否合格,即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  
    (3)审查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备;  
    (4)审查租赁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及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租赁政策;  
    (5)审查当事人是否已缴纳了有关税费。  
    (二)拥有廉租房有获得的凭证证明为——《房屋租赁证》  租房申请经协调、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颁发《房屋租赁证》《房屋租赁证》是租房行为合法有效的凭证。如果所租用房屋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租赁证》可作为经营场所合法的凭证;如果所租用的房屋是用于居住的,《房屋租赁证》则可作为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登记的凭证之一。  我国在保障廉租房建设方面,还是比较具体的,如果你想了解其他保障房方面的内容,例如经济适用房、廉价房、公租房和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房的相关区别,可以咨询相关房地产的律师。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晋中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