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房子一直延期交房 可能今年会交房 我是现在就起诉他逾期交房呢 还是等他交了房我再起诉好呢?

房产纠纷 2019-06-27 13:4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延期交房违约金的时间计算  
    1、起算时间:一般都按购房合同所明确的入伙日期  
    2、截止时间:
    (1)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印制的《深圳市房地产买卖合同(预售)》的规定,卖方需领取《竣工验收证书》后才能交付房屋。但是因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已调整,深圳已改《竣工验收证书》制度为备案制度,因而以竣工验收书时间为标准的计算方法与实际有一定误差。  
    (2)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符合交付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实践中一般是在主体工程竣工,通过工程质量验收(由开发商自行组织验收)及消防验收后,就视为具备了交付条件;如有电梯、燃气管道的还同时有电梯准用证和燃气管道工程验收证书,在此条件下则以卖方发出的入伙通知书的时间为准。  
    二、延期交房违约金的金额计算:  《深圳市房地产买卖合同(预售)》规定,“卖方不能按约定时间交付的,每延一日应向买方支付房款总价的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实践中一般双方都按此约定,而一旦有纠纷,司法机关的判决一般有三种可能:  
    1、认为该违约金标准是双方当事人自愿约定,根据合同自由(意思自治)原则,予以支持;  
    2、经申请审查后认为违约金为高,予以减少,调整为每天万分之三。  
    3、经申请审查后认为违约金为高,予以减少,调整为按购房款计算的同期贷款利息。  
    三、延期交房引起买方损失的计算  如果卖方按期交房,买方就可以按合同约定的日期自用或出租房屋,这部分利益可用房子的租金利益来衡量,一般是按照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来确定。  
    四、可预见规则在延期交房的法律适用  《合同法》113条规定的可预见规则的限制,即违约方赔偿的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诸如子女上学等问题,除非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明确告知卖方其购房的目的,否则此方面的损失不具备可预见性。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
    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第十六条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 关于逾期交房的违约金比例,国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双方有合同约定的,按照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按法定的原则,以合同上约定的比例执行;合同上没有约定的,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准。
    不过,尽管逾期交房的违约金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合同上的违约金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以实际损失为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 起诉开发商延期交房
    你只需要交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两份起诉状和三份证据(具体内容我在后面会提到),50元钱(立案只要十分钟,开庭最多两小时就可以完全搞定。你不需要请律师,也不要接受别的业主的委托,你就能很轻松、很便宜地把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延期交房的违约金。
    起诉状打印出来,复印三份(自己留一份,交法院两份),等几个星期法院会通知开庭时间,到时候再请半天假出庭,按照法官要求的说(具备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就行),先把起诉状照着念一遍,然后进入辩论阶段想到什么说什么,完了。一般这样的案子都是简易审理,从立案起必须三个月内出结果,那么再等个把月就会接到法院领判决的通知。
    诉讼费用以你要求开发商迟延交房赔偿的数额来计算。一万以下诉讼费用为50元,一万至十万诉讼费用为赔偿数额的
    2.5%再减200元。如果购房合同约定的逾期交房违约金为日万分之二,60万的房子,两个月的违约金是6000多元,而诉讼标的一万元以下都统一收费50元。简易审理的案子,事后还要退一半,也就是说最坏的结果就是贡献法院25元。 业主应该提交的证据:
    1,购房合同,证明原告是业主,以及双方对逾期交房的约定;
    2,交房通知,证明开发商逾期交房的天数。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武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